首页 > 实时讯息 >
福胶集团数智赋能千年非遗创新引领大健康产业新生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1:04:00“以干劲、拼劲、闯劲建功新时代,牢固树立山东福胶集团大健康产业领导者地位;通过精准提供优质健康产品和服务,传递、普及健康理念和生活方式,将健康之福带给每一个家庭,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福胶智慧和力量!这是新时代福胶人矢志不渝的初心与使命!”
这是青年企业家杨铧在202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时的获奖感言。

如今,5年已过,福胶集团在这一初心使命的引领下,正将这份宏伟蓝图化作生动实践。
守正固本焕新非遗百年老字号
春日的阳光洒在狼溪河畔,福胶集团智能化生产车间里,杨铧正专注观察着全自动阿胶熬制系统的运转参数。金丝眼镜后透出的目光,既有理工科出身的严谨,又带着管理学者的睿智。这位拥有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学硕士和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MBA双重学术背景的“80”后,原本可以在金融领域大展身手,却毅然选择投身实业,带领百年老字号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新生。

2008年,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12月,杨福安董事长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福牌阿胶成为行业唯一拥有国家级非遗技艺及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双非遗企业,福牌阿胶也成为传统阿胶的继承者、现代阿胶的奠基者和未来阿胶的开拓者。
面对阿胶产业双非遗的至上荣耀,杨铧深知,福胶集团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作为福胶集团的新时代领导者,他既要坚守传承的初心,还要在创新中让非遗之光熠熠生辉。
福胶集团始终坚守“以第一质量做第一品牌”的质量理念,从源头把控产品质量。福牌阿胶之所以能炼制出国宝贡胶,源于其不可复制的三大独特优势:水——古阿井和狼溪河的阴阳水,皮——狮耳山驴皮,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技艺。杨铧带领团队对每一道工序进行严格把控,泡、洗、切、煮、煎、晾、瓦等49道工序均严格遵循传统工艺,同时引入数字化质量管控手段,确保每一块阿胶都能达到“黑如莹漆、光透如琥珀”的贡胶品质。

近年来,紧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发展机遇,福胶集团致力于探索快速现代化进程中的阿胶祖源地遗址保护路径。随着《阿胶祖源地系列标准》发布,福胶集团开启了“阿胶祖源地保护”的新一轮征程,以国际化视野传承与发展,提炼文旅产业代表符号,深入推动阿胶产业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助推东阿镇业态的活力提升,坚定保护阿胶祖源地。
按照保护遗产、传承文化、塑造品牌的规划思路,福胶集团改建升级中国阿胶文化园,以阿胶文化的发展历史顺序为主脉,依次展现阿胶药用史、传统贡品阿胶原材料、阿胶现代化的制作工艺流程、明清鼎盛时期阿胶制作坊、福胶集团的发展史,并与狼溪河水岸景观带、规划范围内的东阿八景、东阿古镇文化相结合,打造世界唯一阿胶祖源地文化核心区、阿胶文化山水自然生态文化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阿胶文旅康养融合产业示范区。
不仅如此,杨铧还带领团队制定阿胶产业延伸战略,形成以阿胶全产业链、中药产业体系、大健康产业集团为主的非遗产业集群;积极探索非遗技艺的现代化表达,聚焦数字管理、智能生产、智慧园区及数字非遗等多个场景,创新协同推进机制,系统建立评价标准,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以数字化赋能非遗产业“新活态”,打造阿胶技艺·AI数字非遗观摩中心,对49道工序全周期进行数字化监控;积极探索“非遗+”品牌模式,推动非遗与“工业、文化、旅游、康养”等多维度融合发展,形成非遗创新传承的新模板。

为培养更多的非遗传承人才,杨铧牵头成立非遗保护专项基金,支持非遗技艺研究与人才培养;成立马来西亚-班·墨学院(福牌阿胶),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培养本土化的阿胶技能人才,让中医药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正是有了这份坚守,福牌阿胶获誉无数。仅2024年,福牌阿胶入选国家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先后荣登中华老字号品牌TOP榜、“2023年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排行榜、“2024中华老字号中医药TOP40”榜单、“2023-2024年度制药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前百家”榜单,荣获“2024中国制造·消费者信赖品牌”,入选2024年全国“质量月”质量诚信倡议企业。
智启新局重塑阿胶产业生态链
自担任福胶集团副董事长、总裁以来,杨铧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对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战略布局和改革。
在产品方面,杨铧积极推动产品创新。2022年,福牌阿胶推出主打单品——福牌御方·参茸阿胶,成为推动行业从阿胶大单品时代向大滋补时代迈进的黄金单品。如今,杨铧又提出“5+N”产品布局战略,一方面深耕阿胶传统品类,重磅推出金标阿胶等拳头产品,打造鲜炖阿胶等福牌阿胶新吃法体验,满足不同消费场景与需求层次;另一方面,跨界进军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多元领域,开发阿胶糕、阿胶口服液、阿胶面膜等N款新品。在化妆品领域,福胶集团聚焦化妆品优势原料及特色成分——阿胶肽的研究,推出福养日记胶原紧致淡纹面膜,实现了新原料和产品备案的重大突破。这些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福胶集团的产品线,也为企业赢得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市场拓展方面,福胶集团在行业内首创打造“三加一聚”市场新秩序。所谓“三加一聚”即:
产品做加法。不断丰富产品线,推出福胶小丸子、鲜炖阿胶、阿胶酸奶酪等新吃法,以及阿胶参芪酒、参茸阿胶、速溶阿胶、阿胶补血口服液等系列产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新颖便捷的饮食体验颠覆了传统滋补品的刻板印象,刷新了人们对滋补的认知。这种创新的营销方式,增加了消费者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为品牌传播和推广起到积极作用。
服务做加法。通过打造福牌阿胶新吃法体验和一支以客户为中心的高频服务团队,构建服务加法新秩序,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开展消费者满意度调查,为消费者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
流量做加法。通过福牌阿胶新吃法的品牌流量和金标阿胶流量,定向分配构建流量加法新秩序。同时,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兴渠道开展品牌推广和营销活动,加强线下门店建设和管理,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客户做聚焦。通过阿胶三类操作和客户资源定向投放,构建客户聚焦新秩序,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再通过大数据分析,深入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偏好,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方案。
通过“三加一聚”市场新秩序的搭建,福胶集团与业界同仁共同探索大滋补时代下阿胶产业发展新路径、新思路、新模式,共建共享健康产业新生态,让东方滋补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在人才方面,福胶集团还全力打造数字化人力资源体系,聚焦团队建设和人才发展完善团队管理体系、高效组织体系、人才培养成长体系,引入数字化系统平台赋能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充分践行“胜利者文化”精神。倾力打造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阿胶制剂创新研发与应用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等八大科研中心,汇聚各方专家人才,不断加强与外部高校、科研机构、科学家的无边界合作,构筑起一座没有围墙的研究院。这些科研平台为福胶集团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脉深耕赋能文旅融合新场景
2024年,济南市文化和旅游联合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发布“2023泉城文旅融合创新优秀案例”名单,福胶集团“文旅融合讲好非遗传承创新的‘阿胶故事’”这一案例成功入选。

获此殊荣,与杨铧积极构建“文旅+阿胶中医药文化”新路径密不可分。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阿胶文化,福胶集团积极探索“文旅+阿胶中医药文化”的发展路径。他们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通过文化创意、数字化技术、跨界融合等手段,建设了四大产业园区,打造“非遗+旅游”模板,建设4A级景区,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了解阿胶的历史和文化。
在此基础上,福胶集团又创新提出“5+1+2+N”增长战略,其中“2”指的是以“三生三地”与“四季养生”为定位的工业旅游与连锁门店的两种业态。同时,福胶集团还聚焦中国福·健康产业谷、中国福·阿胶祖源地、1960福胶旅游区等重点项目,发展工业旅游,成为非遗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先行者。这些项目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体验,也为阿胶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杨铧本人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他主创的多个项目在行业内取得了显著成果。例如,阿胶胶囊质量标准提升、速溶阿胶颗粒质量标准提升、阿胶玫瑰酒的研究开发等六个项目被列入2019年度省技术创新项目;利用斑马鱼模型快速评价阿胶的抗氧化与抗衰老活性、利用斑马鱼模型快速评价阿胶的提高免疫活性等项目获得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此外,福胶集团在太赫兹技术对阿胶成分的检测和质量评价应用研究、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技术在阿胶生产关键工艺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太赫兹技术用于阿胶成分的检测和质量评价在国内属于先例,有助于丰富中药产品的太赫兹成分图谱,为后续药典修订提供依据,促成应用企业内部标准的提升,同时对大健康产业以及按批次半连续生产企业的智能优化制造也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杨铧主导设计的阿胶文化数字展厅,通过VR技术重现东阿水炼制阿胶的千年历史,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更具突破性的是,福胶集团将49道非遗工序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模型,开发AR互动式非遗技艺展示,让消费者实时查看生产过程。这一创新成果荣获“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载誉前行再攀大健康产业新高峰
在杨铧办公室的展柜里,47项国家专利证书与《基于大数据和信息物理系统的阿胶生产传统工艺挖掘及智能化应用》项目文件交相辉映。作为该项目的主创者,杨铧带领团队将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入阿胶生产,实现了千年非遗工艺的数字化重生。这一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的创新成果,不仅入选2019年度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更推动福胶集团建成全球首个阿胶智慧工厂,被工信部评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由杨铧主持制定的《阿胶祖源地系列标准》涵盖《狮耳山驴皮标准》《狼溪河制胶用水标准》《古阿井制胶用水标准》《东阿镇福牌阿胶制作技艺标准》《全产业链溯源体系标准》《分子级人工智能管理标准》六项标准体系,将千年阿胶工艺的“道地性”转化为可量化的技术规范,为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可复制推广的“福胶经验”。在杨铧的领导下,福胶集团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连续15年产销量全国第一,连续10年荣登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中国中药20强企业、民族医药10强企业;承担的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综合绩效评价;入选全国“质量月”质量诚信倡议企业、国家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2024中国制造·消费者信赖品牌”。
杨铧本人也凭借着卓越的领导能力和突出的贡献,获得了众多荣誉和奖项,如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商业优秀企业家、“泉城非遗人”等,这不仅是对他在非遗传承与创新领域取得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以非遗为魂,以产业为体”发展理念的最佳诠释。
从狼溪河畔的熬胶作坊到现代化产业集团,从“青方”到“金标准”,杨铧用青春热血浇灌着千年阿胶文化。在他的带领下,福胶集团产品远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山东乃至中国大健康产业的亮丽名片。这位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正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精工铸魂”的定力和“兼济天下”的胸怀,在新时代书写着属于中国企业的光荣与梦想。(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王瑞红)
相关文章
- 福胶集团数智赋能千年非遗创新引领大健康产业新生态 05-01
- 重庆新闻联播 | 袁家军胡衡华会见国家能源集团董事长邹磊一行 04-30
- 文旅产业+游戏领域”!铜川市耀州区与腾讯游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04-30
- 一“健”倾心!坂田公卫中心为视屏作业群体解压赋能 04-30
- “中轴国韵·京潮前门” 2025前门国风节 04-30
-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首个法规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在灶台案板前解读“川味密码” 04-29
- 宝山:打造“双轮驱动”银发经济样本 04-29
- 红星美凯龙与希腊阿尔法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