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智“汇”中关村 | AI时代 人文社科应何去何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7:31:00今年年初DeepSeek的横空出世,再度引发社会对于文科存续价值的讨论。当前全球范围内,不少高校出台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缩招政策,更被舆论解读为“大量文科生将被AI取代”的担忧。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狂飙中,人文社科应何去何从?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就这一话题接受了央视新闻专访。
翟崑表示,AI带来了快速学习的工具,也带来了对部分传统专业的冲击。当前无论文科还是理工科人才培养都必须回应高技能、复合技能培养的诉求,中国在区域国别学等“大国之学”上仍有巨大人才缺口,人文社科的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走向交叉、走向应用,以满足时代需求。
(总台记者 黄政龙 荆雪飞)
责任编辑:孔禄渊
相关文章
- 清华大学,成立新学院! 04-22
-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重庆一中迎来94岁华诞 04-21
- 【芙蓉国评论】科技助残:一场回应生命困境的文明实践 04-11
- 纵横谈|为技能人才成长搭建“立交桥” 04-10
- 汇聚青春力量,开启网安人才培养新局面 04-09
-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新征程焕发生机与活力 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 04-09
- 北京拟支持一批高成长型企业落地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 04-07
- 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陈良焜逝世,享年92岁 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