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智“汇”中关村 | AI时代 人文社科应何去何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7:31:00今年年初DeepSeek的横空出世,再度引发社会对于文科存续价值的讨论。当前全球范围内,不少高校出台人文社科类专业的缩招政策,更被舆论解读为“大量文科生将被AI取代”的担忧。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狂飙中,人文社科应何去何从?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北京国际青年创新发展论坛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就这一话题接受了央视新闻专访。
翟崑表示,AI带来了快速学习的工具,也带来了对部分传统专业的冲击。当前无论文科还是理工科人才培养都必须回应高技能、复合技能培养的诉求,中国在区域国别学等“大国之学”上仍有巨大人才缺口,人文社科的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走向交叉、走向应用,以满足时代需求。
(总台记者 黄政龙 荆雪飞)
责任编辑:孔禄渊
相关文章
- 人工天河一甲子 红旗渠精神最动容丨新闻特写 04-03
- 海淀区迎来新商业项目 中关村ART PARK大融城西区将于五一开业 04-02
- 共探金融人才培养新模式、新路径 这场学术大会在海口召开 04-02
- 北京全力打造国际科技创新高地 04-01
- “隔空脑控”成真!3名患者植入“北脑一号”后恢复良好|直击中关村论坛 03-31
- 敦煌和故宫博物院加入育人“朋友圈”,上海交大文创学院十周年庆典上传来好消息 03-31
- 共赴科技美育之约,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开展科普文艺活动 03-31
- 智“汇”中关村 | AI时代 人文社科应何去何从? 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