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陶妍妍:那时的我们,总是很有时间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3 07:06:00

这个春天,温度经常突破30℃。外面的风很大,窗口的香樟树被风卷丢了一地的叶子,旁边昨夜才盛放的吉野樱花也被吹得七荤八素,像个不知所措的少女。思绪一下被拉回到少年时。
春天的风总是很大,骑车上学,似乎一直在顶风爬坡,好不容易咬牙坚持到校门口,八成已被风沙迷住了眼,锁上车的第一件事永远是用自来水冲洗眼睛。春天还特别干,小孩都像摸了电门一样,隔着腈纶的红色校服使劲挠。我还特别爱起嘴皮,越舔越开裂,疼得吱哇乱叫。
但春天也不全是不好,因为春天里会有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春游,而秋天只有运动会。春游是学校组织的,可以堂而皇之占用上课时间,好学生差学生一视同仁,大家理直气壮地集体出游。
每年春季刚开学,关于春游的消息就像最生猛的传言一样,在校园各个角落里蔓延开,校园里的梧桐树还秃着头,大伙就已经开始痴痴向往了。今年学校会组织去哪儿,具体是哪天去,要准备哪些吃的,和哪些要好的同学组成小组,大巴车上和谁一起坐,问父母要多少零花钱才合适,到时是买糖葫芦还是话梅干,要不要在书包里偷偷装扑克……总之,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周到。那时的时间似乎特别经用,每个人的小小世界就是全部宇宙,大家活得仔细又认真。
最后基本都是去爬个山。一大早便要赶去学校,先是去烈士陵园扫墓,然后才是比赛爬山。当年并没有平整的盘山公路,植被也很稀少,到处能看见红色的泥巴和巨大石块。我记得爬山要走野路,沿途有很多又粗又弯的干枯树藤,调皮的男同学就会骑在上面荡呀荡,老师发现后会气急败坏地训斥:“赶紧下来!一头撞到火山石上怎么得了。”上百只小兽在一座200多米高的“山”上奔突了一上午,最后在山顶的电视台发射塔下集合,有人铺报纸,有人拿出塑料皮,还有的则直接把绿色帆布书包往地上一扔,便一屁股坐了下来。大家陆续从包里掏出各种吃食,家庭条件好些的会拿出面包、牛肉干、鱼干片;条件一般的则会掏出馒头、卷饼、榨菜,但也不觉得难为情,毕竟可以蹭同学的午餐肉吃,在家绝对吃不上这高级货。我记得当时有一种橘子汽水,装在葫芦状的塑料袋中,得用牙齿使劲咬开,喝完后舌苔变成橙色的。还有一种小吃叫无花果丝,特别受欢迎,长大后才知是萝卜丝做的。
春游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有一年刚爬到半山腰,居然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大家又慌慌张张跑下山;还有一次,全班在山顶吃饱喝足,一点人数,少了两个男同学,把班主任急得呀,只能派出两名体育老师满山抓小孩。那个年代,既没手机也没摄像头,三五个老师带着几十个崽子撒在山里,好像风吹蒲公英一样四散不见,确实够让人心惊胆战。
再快乐的时光也总会过去。一般下午三四点就要回校,一头汗的崽子们多半在途中就会摇摇晃晃睡着。等回到学校,站在寂静的校园里听老师一一清点人数,才有重返世间的感觉。想到第二天又得老老实实坐回教室上课,个个都如泄了气的皮球般蔫了下去。
那时好像没什么家长会来接孩子,“明天见”“明天见”,大家在校门口互道再见,疲惫里还带着点说不清的忧愁。没关系,明天还会有体育课,很快就有清明节、劳动节,还有暑假,可以玩个够。那时的我们,总是很有时间。
相关文章
- 上春山 赏杏花|奔赴扎赉特春日之约 04-23
- 陶妍妍:那时的我们,总是很有时间 04-23
- 博观约取,如玉如砚——写在《大学该怎么读》增订再版之际 04-22
-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重庆一中迎来94岁华诞 04-21
- 此刻白昼如夜,刚刚,杭州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减少外出,安全第一 04-21
- 00后大学生刘丰宁,好样的!吉林省第195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 04-21
- “2025昆明优质特色中学联展”系列展播:昆明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学校 04-21
- 武汉市教育局通知:分配生政策出炉 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