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挂面村里“对台戏”,全国非遗“赶大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2 12:54:00    

仓山大乐舞豪情,川剧变脸闪不停,瑶族长鼓叮咚响,中华武术爱和平……在春意盎然的4月,中江挂面村迎来了一场万众瞩目的非遗盛会。

非遗集市人气旺。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江挂面村非遗音乐大集活动,汇聚了全国百余项代表性非遗,打造“好看、好听、好吃、好玩、好用”的多维非遗体验场景,展现出当地非遗传承与文旅融合的全新面貌。

本次活动依托中江挂面村独特的建筑格局,精心设计“挂面村非遗焕新路线”,并将“非遗华彩大戏台”“非遗面艺街”“非遗美食街”“非遗集萃街”“中江非遗街”“非遗手工坊”6大场景巧妙串联起来,将连续3天开办从日出到夜幕12小时不间断的文化市集,让市民游客感受“面面俱到”的非遗生活美学。

开幕式现场。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走进挂面村,“烟火气”与“文化味”和谐交融,多个场景都受到热烈追捧。循着非遗面艺街传来的阵阵欢呼走近一看,中江手工挂面正与意大利面展开一场东西方制面技艺的友好切磋。“不可思议!”当面细如丝、茎直中空的中江手工挂面呈现在大家眼前,人群不由地发出惊叹,争相举起手机拍照。中江手工挂面的展台前,打卡参观者排起了长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中江手工挂面‘5518’的品牌魅力,擦亮中江的金字招牌。”中江手工挂面非遗技能大师陈立亮看到中江手工挂面如此受欢迎,言语间满是激动。

“我一直很喜欢中国和中国文化,今天来到中江挂面村,现场感受了中江手工挂面的魅力,很开心。”来自加拿大的Joe激动地表示,将多拍照片、多买特产带回去给家人朋友们分享。这次活动,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走进挂面村。他们边走边看边体验,对所见的各种非遗赞不绝口。

外国游客品尝中江手工挂面。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非遗集萃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个个拿出“看家本领”,现场制作手工艺品,吸引市民游客驻足观看、购买。其中人气最旺的,莫过于“东道主”推出的中江非遗街。它精选了中江县传统手工艺、地方特色美食等多个领域的非遗进行集中展示,让市民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中江非遗的独特魅力,展现中江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活动办得很好!为我们搭建了对外展示的平台,让更多人了解和喜欢我们的非遗。”天津“赵大肚子烧麦”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赵国权表示,他们将借此活动加强与各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交流,共同努力让非遗在当下焕发新的光彩。

外国游客打卡中江挂面村。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夜幕至,作为活动核心的“千年一面·中江见面”非遗主题晚会拉开帷幕。整场晚会以“守护-传承-创新”为主线,通过《守护•千年根脉》《传承•生生不息》《创新•破界新生》三大篇章展开非遗的时空对话,以现代音乐语言诠释非遗韵律,彰显着传统文化的当代魅力。

除了晚会这台重头戏,活动期间在挂面村设立的“非遗华彩大戏台”与5个“非遗星辉小舞台”,分别举办非遗歌舞表演、戏剧、杂技、魔术等多样化的文艺演出。活动组织方邀请全国知名艺术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文艺团体、艺术工作者进行精彩表演,打造“行走的非遗博物馆”。

“不虚此行!”游客陈莉表示,游客在活动现场不仅可以品尝非遗美食、体验非遗技艺,还能观看非遗表演,一次出行就得到了多个地域的非遗体验。“我特意买了中江手工挂面,打算带回去给亲戚朋友品尝一下。”陈莉开心地说道。

外国游客现场观看中江手工挂面制作。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江是黄继光的故乡,在这片红色沃土上,既沉淀着“铜山三苏”的文脉遗韵,也滋养着“仓山大乐”的浑厚音律。这里有一项传承千年的“餐桌上的非遗”——中江手工挂面。它以“洁、白、细、柔、空”五绝著称,十八道纯手工工序、五次发酵的匠心让其成为中江非遗传承的一张闪亮名片。

非遗服饰巡游。中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近年来,中江依托手工挂面,探索“非遗+产业+文旅”融合之路,使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从2024年国庆试开园,到2025年春节系列活动带动县域形象“出圈”,再到本次非遗音乐大集的盛大举办,中江挂面村从“专注一域”到“八方迎宾”,不断创新突破,实现了“流量”与“留量”的双丰收,也促进了品牌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多点开花。

本次活动不仅是非遗的集中展示,更是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中江挂面村依托千年挂面制作技艺和非遗底蕴,通过非遗音乐大集推动在地文化IP打造,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深度体验。

中江挂面村夜色如画。人民网记者 刘海天摄

“下一步,中江将不断完善非遗保护制度和促进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非遗保护协同发展水平。发挥中江非遗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更好地打造中江非遗名片,推动‘千年一面,中江见面’的文旅口号更加深入人心。”中江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刘海天、肖开丰、梁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