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首创!江苏启动“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改革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2:21:00近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与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联合印发《江苏省“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工作方案》,在全国率先启动“专利产业化+认股权”实践。该方案直指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顽疾,通过制度创新为科研价值向产业动能转化架设新桥梁。
应需而生的改革破局
此项改革源于多重推力。国家知识产权局近两年连续出台文件,明确要求探索多元资本投入机制;江苏作为证监会批准的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方,已积累“认股权+贷款”“园区+认股权”“科技成果+认股权”等实践经验。更深层动力来自供需矛盾:高校专利面临估值难、交易流程复杂等瓶颈,而科创企业既渴求技术又需保留资金流动性,“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模式应运而生。
创新机制化解核心痛点
“该方案的核心是构建‘专利作价入股+延迟行权’新模式。”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服务处处长刘宏伟介绍,省内高校院所将专利技术作价投入科创企业时,可选择暂不获取企业股权,转而持有认股权——即未来按约定价格认购股权的权利。待企业成长增值后,专利权人再行权入股,分享企业未来发展收益。
这一“风险缓释”设计既缓解了高校对国有资产流失的顾虑,又通过绑定专利价值与企业成长红利,显著提升转化意愿。“过去专利转化最怕两件事:成果被贱卖要追责,企业失败要担风险。”东南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总经理吴易飞表示,该校已先行落地的两个项目中,认股权模式让科研团队吃下“定心丸”。
全链条服务护航落地
江苏股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股交中心”)成为该模式落地的关键枢纽,将提供政策咨询、需求对接以及认股权登记、估值、查询、转让等一站式服务,确保交易全程可溯、合规免责。方案同时强化多方协同,高校院所需协调内部多部门工作,解决难点问题;明确行权后科研团队可享股权激励及税收优惠;鼓励地方政府对参与机构给予补贴,并引入担保机构分担风险。
四步战略辐射长三角
该方案规划了分阶段实施路径:首批将筛选20家成果转化机制成熟的高校院所,通过专项培训提升实操能力;推行“一成果一方案”定制化设计,由高校、企业、股交中心三方共拟协议,并进行合规公示和登记;实行全周期服务,建立认股权管理、跟踪企业“双线反馈”机制;提炼推广“转得好”的标杆案例,推动长三角区域股权市场认股权互认。
“方案构建了风险可控与激励相容的转化生态,是江苏在知识产权金融领域的重要突破。”江苏股权交易中心融资服务中心负责人朱梦珺表示,通过金融工具将“纸专利”变为“活资本”,不仅为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开辟新通道,更有望为全国提供可借鉴的先行经验。
来源:交汇点新闻
编辑:唐凯
审核:高仁泉
相关文章
- 全国首创!江苏启动“专利产业化+认股权”改革 07-10
- 求是网评论员:“内卷式”竞争是怎么形成的? 07-10
- 广东发布十大行动方案 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07-09
- 多警联动入企业 “排、宣、防”三位一体护发展 07-09
- 紧急提醒!无锡人尽量少出门,多穿红色衣服 07-04
- 【寿光】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 | 以走访探需求 用服务助发展——寿光市文旅局精准赋能住宿业高质量发展 07-03
- 61岁医药大佬吴永谦,收获一个IPO!市值突破110亿 06-30
- 蒙自考生、家长注意!谨防这些…… 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