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走心式”服务解企忧 “穿透式”帮扶见实效——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打造企业发展“暖环境”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9:42:00    


内蒙古璇玑创展科技有限公司实训中心展出的旁滤系统


内蒙古百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


内蒙古子殷科技有限公司大楼


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线下服务窗口


内蒙古科拓生物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本报实习记者 张伊焘 摄


四月的青城,惠风和畅,春意盎然。

走进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湛蓝的天空下,项目成片、产业成链、企业成串,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涌动着发展热潮。

2025年,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提出:以落实“区域合作深化行动”为抓手,持续配合做好自贸区申建工作,围绕共建“两小时创新圈”,加强与北京经开区、海淀区的对接,争取更多产业项目落地新区,推动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走心式”服务助力大数据产业集聚

走进内蒙古璇玑创展科技有限公司的实训中心,一套旁滤系统映入记者眼帘。这套看似普通的系统,却有着关键作用——它能将冷却系统中循环水的固体杂质过滤掉,是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之一。众多类似这样的子系统,如同一个个坚实的基石,支撑起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转,更承载着绿色算力产业实现高效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这里,受训的学员拥有实际操作每一台设备的机会,通过这种实践锻炼,他们能够快速达到在数据中心上岗的业务水平,为产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内蒙古璇玑创展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岷告诉记者:“公司之所以选择落户呼和浩特,正是看中了和林格尔新区在数据产业方面巨大的发展空间。而新区也用实际行动给予了我们最贴心的支持。公司落户以后,新区帮我们联系了驻呼的高校,创造合作机会,还带我们去南京等地开展业务合作。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新区的办事效率和对企业的大力支持。我们公司核心团队在数据中心管理全生命周期方面经验丰富,如今公司正在开展定向培训,希望能够把业务做大,与合作伙伴携手共进,与和林格尔新区算力产业共同成长。”

同样对和林格尔新区“助企行动”感受颇深的还有内蒙古百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已建成服务器整机组装生产线、信创PC生产线各1条,计划总产能每年13万台,可向上游厂商整合零部件及软件,为下游客户提供完整产品。内蒙古百川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主管兰晟介绍:“公司创建初期,和林格尔新区全力推动公司的创立和建设,建成后又在订单方面积极协调,助力公司良性发展。未来,公司将以高标准生产,精准对接高端市场需求。”

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数据交易场所,在和林格尔新区的支持下,业务规模显著提升。自2024年10月完成交易场所验收以来,不到6个月时间,挂牌数据资源和上架数据产品超400款,解决流通场景应用300余种,建立15个数据专区,汇聚数商等合作伙伴361家,完成数据交易36笔,实现交易额近3000万元。“这些数据充分表明,和林格尔新区的支持有效推动了数据交易市场的活跃,提升了数据供方、需方的积极性,为呼和浩特市和内蒙古自治区数据要素市场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董事长孙伟表示。

和林格尔新区的“走心式”服务,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截至目前,和林格尔新区已集聚了包括中国移动智算中心、华为云、科大讯飞、抖音等在内的39个算力中心项目,智能算力总规模达5.1万P,位居全国前列;累计签约落地算力产业项目260余个,协议总投资231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0亿元。

“穿透式”帮扶助力新兴产业技术落地

“这是我们近期研发的新产品——骨科用夹持器,这款产品是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合作的科技转化成果,目前已取得一类备案证。”在内蒙古子殷科技有限公司3D打印制备车间内,该公司副总经理杨秀雯向记者介绍了公司研发的3D打印医用产品,“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数字化医疗与3D打印中心的技术优势,我们自主开发了医学三维重构处理软件,合作研发了3D打印设备,致力于推动3D打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推广应用,逐渐形成了‘政、产、学、研、医’的高质量发展模式。目前,公司已经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航空总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分别签署了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并与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分别建立了‘政校企联合实验室’。”

和林格尔新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以“全要素赋能、全周期护航”理念打造优质创新生态,通过精准滴灌式服务,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杨秀雯表示:“3D打印技术涉及精密制造工艺、材料科学改性及复杂软件系统开发,具有研发周期长、技术门槛高、初期投入大的特点,企业常面临研发成本攀升和市场验证受阻的双重压力。对此,和林格尔新区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支持,包括专项资金扶持、对接融资机构、人才引进及产品推广等。优惠政策使公司得以迅速扩大产能,年产值从2023年的1500万元增长到2024年的2200万元。”

同样享受到和林格尔新区“穿透式”帮扶的还有内蒙古科拓生物有限公司。在该公司食用乳酸菌制品生产基地,工人们正在加快做外墙装修。“这个项目于2023年8月开工建设,目前已进入设备安装和外墙装修阶段,预计今年7月份竣工投入使用。”内蒙古科拓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石磊告诉记者,“自2021年落地和林格尔新区以来,公司得到了新区的很多帮助。年生产能力5万吨的动植物微生态制剂生产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想,‘拿地即开工’‘企业零跑腿’等政策实实在在地帮助了企业项目更快地实现投产落地。”

“2019年至今,和林格尔新区共启动实施‘企业零跑腿’服务项目43个,为中国银行、华为、抖音等重点项目办理各类审批手续超1000项,报批土地约9.5平方公里。通过实行‘企业零跑腿’服务机制,政务审批服务工作由过去‘企业追政府’转变为‘专员追企业’,推动相关审批事项办理效率提高50%以上,为企业节约了跑办时间、提升了办事效率、降低了成本支出,使其能够集中精力聚焦主业,腾出更多时间抓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创新发展,深受企业赞同和认同,逐步成为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块‘金字招牌’。”内蒙古政联招商服务有限公司综合服务部副部长张鑫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服务内容,持续对接企业,全力积极为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助企行动全力打造企业发展“暖环境”

今年以来,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政务服务局在“助企行动”中始终将“服务”作为核心定位,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为企业发展营造了既有速度又有温度的营商服务环境,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服务方面,和林格尔新区持续优化落实“企业零跑腿、拿地即开工、区域先评估、包装标准地、监审联办制”五位一体投资服务政策措施——这一套组合拳,为企业项目推进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政务服务局投资服务办公室负责人门金龙介绍:“2025年一季度,新区先后为18个重点产业项目完成立项备案,备案总投资超过200亿元。项目建成后,将为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下一步,和林格尔新区将继续深化服务,聚焦项目实施与审批手续办理进度,能‘帮办代办’的事项迅速协助企业办理,可统筹办理的业务及时统筹协调,对未办理事项提前准备材料,同时配合做好项目跟踪服务,从项目质量、施工安全等方面加强管理,确保项目顺利落地、实施、投产。”

服务环境的优化同样不容忽视。和林格尔新区着力打造线上、线下集成化,便捷化的政务审批服务环境,让企业办事更加高效、顺畅。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的理念更是贯穿始终。和林格尔新区政务服务局在“帮办代办”基础上,提前为企业开办、项目建设出谋划策,为企业提供全方位、贴心的服务。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这方面,和林格尔新区不遗余力。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人才服务中心主任康云鹏表示:“为切实解决驻区企业招工难问题,新区积极与各大高校合作,联合人社部门举办多场招聘会,开展‘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围绕企业与人才需求,与高校紧密对接,为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同时,深入企业了解业务需求,搭建企业间交流合作平台,把企业推荐给高校,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绿色算力产业人才缺口大的现状,和林格尔新区积极探索解决方案。目前,已招引4家绿色算力产业运维机构入驻园区。同时,与区内外21所高校建立广泛合作联系,通过定制化班、工学交替模式,开展产教融合系统化培训,让大学生毕业即可上岗,既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又助力大学生就业。

此外,和林格尔新区在人才引育留用方面出台诸多政策。如《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云谷人才卡”管理办法》,将就业创业人才分为A、B、C类提供相应待遇,通过办公场所房租减免、创业低息贷款等优惠政策,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过得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呼和浩特市紧紧围绕自治区“助企行动”工作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企业发展质量为重要任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激发创新活力、强化用工服务、助力开拓市场、支持做大做强、聚力纾困解难,全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丨来源:呼和浩特日报(记者 刘军 梁婧姝 祁晓燕 文/图

丨编辑:于惠敏

丨校读:魏颖

丨审核:舒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