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单村深耕到1+7抱团 堰河村做大共富朋友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1 10:16:00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吴珂 曾诚
“一枝独秀不是春,抱团共富有奔头。”全省首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带宣传推介活动现场,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闵洪艳上台分享村庄发展故事,感慨万千。
堰河村曾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近年来,该村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先后开辟茶园1200余亩,栽种欧杨等速生林3万株,同时广泛种植杜仲、杉树、板栗等多种经济作物,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茶叶种植、农家乐、民宿等绿色产业逐渐兴起,先后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绿色示范村。
明星村也有烦恼。近两年,闵洪艳和村民们发现,“我们一个村再怎么发展,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游客全部需求,必须变单打独斗为区域联动。”
他们的想法很快得到支持。经过县、镇、村干部多次商讨,一个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堰河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熊家岗村、下七坪村、田家河村、西湾村、黄山垭村、秦家畈村、邓家坪村7个村的“大堰河”逐渐形成。
“过去各村产业发展单打独斗,现在通过统筹规划,实现了错位发展、抱团起势。”谷城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五山镇党委书记杜晓溪举例,下七坪和黄山垭都发展旅游,前者发展生态旅游,主打果蔬采摘、观光、研学;后者发展红色旅游吸引游客。熊家岗和西湾村都销售农产品,前者依托现有辣椒基地,销售辣椒酱等传统土特产;后者新发展油茶基地,主打生态茶油等新产品。基于各村特点,“大堰河”根据市场需求,开展联村开发,既有效避免了内卷式竞争,又让各村各展其长、优势互补,放大集聚效应。
“游客游完堰河,还可以去玉皇剑茶园、班河大峡谷、石花生态白酒庄园、一诺文化园等周边景点景区继续游玩,每个地方各具文化特色,充分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闵洪艳说。
乡村组团发展,聚集起资源,也凝聚了人心。在堰河村的带动影响下,7个村庄你追我赶,比环境美不美、比治理优不优、比乡风好不好、比村民富不富,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实现 “抱团进步”。去年,7个村的村集体收入均突破20万元。
相关文章
- 丹寨县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在广州中山大学开班 07-03
- 首届济南特色林果嘉年华系列活动已举办80余场次,累计接待市民游客50万人次 07-02
- 神木:山地果园种出致富新“钱”景 07-02
- 营收涨幅首超游客涨幅!日照旅游“黄金剪刀差”背后的门道是...... 06-30
- 紧急通知!镇巴县各景区临时闭园 06-30
- 白云区开展美丽乡村环境监测 06-27
-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麦积卫生监督所开展“四百行动”进乡村活动 06-26
-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 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