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248件甘肃出土汉简文物在辽博展出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08:04:00    

新华社

由辽宁省博物馆和甘肃简牍博物馆共同主办的“简述中国——甘肃出土汉简精品展”近日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展览共展出“诏书”木楬、“甲渠候官”木简、“悬泉置”木简等248件文物珍品,为观众全面呈现简牍里的丝路文明与中华智慧。

展出的候粟君所责寇恩事册。(辽宁省博物馆供图)

展览分为“简牍时代”“简述丝路”“边塞生活”和“简牍墨韵”四个单元,从简牍发现的历史、简牍中壮阔的丝路故事、汉代边塞人家的日常生活、汉简中蕴含的书法艺术出发,以简牍为媒介,解码古代甘肃地区独特的文化基因。

简牍是纸张未发明之前,中国古人最主要的文字书写载体之一。简牍由剖截成规则片状的竹子、木材制作而成。简牍所承载的文字图画,真实可靠地反映着古代社会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现象及民众生活。

甘肃简牍博物馆馆长朱建军介绍,20世纪以来,全国各地先后出土简牍数量约30万枚,其中甘肃省就出土了近7万枚。“这些简牍真实地反映了两汉时期丝绸之路沿线政治、经济、军事、交通等领域情况,可以说构成了一部鲜活的丝绸之路百科全书,同时也为后人探究两汉时期中央政府如何经略西域提供了宝贵线索,起到了正史、纠史的作用。”

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