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中药企“巨头”的喜与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5:07:002024年报季正在进行时。截至发稿,A股中药板块已有21家企业公布了2024年全年“战绩”,其中,白云山、云南白药、华润三九继续雄踞业绩榜前三,分别实现了全年营业收入749.93亿元、400.33亿元以及276.17亿元,也是目前唯三营收在200亿元以上的中药企业。
不过,看似稳定的格局之下,实则暗流涌动:2024年,白云山经历公司管理层和内部结构的巨大震动,业绩也遭遇重创,尤其是净利润骤降三成,为7年来的最低值;云南白药同样经历了高管层的变动,但依靠10个过亿单品,实现了稳健增长;相较之下,华润三九在消息面上较为平和,实现了在营收和净利上连续四年的双增长。
对于三家行业“巨头”而言,2024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的一年;2025年,面对持续的政策压力、原料成本波动、市场需求变化等局面,如何找到新的增长支点?

绘图:杨佳
云南白药、华润三九营利双增,白云山“掉队”
从整体业绩表现来看,尽管白云山的营业收入遥遥领先,但其归母净利润却为三者最低,且营收和净利均呈现负增长。
报告期内,白云山实现营收749.93亿元,同比下降0.69%;实现归母净利润28.35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0.09%。公司称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受有效需求不足、行业加速变革、行业政策变化及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二是长期股权投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3.86亿元。
从主营业务来看,大南药、大健康和大商业三大板块仅大商业实现了3.39%的增长,但该板块成本也同时上升了4.01%,大南药和大健康板块的收入则呈现两位数的降幅。
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大南药板块核心单品“金戈”的生产量同比增长了1.33%的同时,销量同比下降了13.17%,库存增加了49.78%,直接导致该板块收入同比下降10.4%;拥有知名凉茶品牌王老吉的大健康板块同样不尽如人意,其收入同比下降12.7%。这两个板块的同时失速让白云山2024年整体业绩并不那么好看。
云南白药和华润三九的业绩表现较为良好,均实现了营收和净利的双增长。
报告期内,云南白药实现营收400.33亿元,同比增长2.36%,首次突破400亿元大关;实现归母净利润47.49亿元,同比增长16.02%。
其中,药品事业群主营业务收入69.24亿元,同比增长11.8%,单品销售过亿的产品达10个,如云南白药气雾剂销售收入突破21亿元,同比增长超26%,云南白药核心系列多个产品均实现显著增长;其它品牌中药类产品如蒲地蓝消炎片的销售收入近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超22%。
华润三九在2024年实现营收276.17亿元,同比增长11.63%;实现归母净利润33.68亿元,同比增长18.05%。从行业上看,医药行业和药品、器械批发与零售是公司主要的两大业务板块,前者实现营收237.01亿元,贡献了公司总营收的85.82%,同比增长12.78%。该业务板块包括CHC健康消费品业务、处方药业务和昆药业务,分别实现了14.13%、15.04%和7.33%的增长。
增研发投入、降销售费用,云南白药成“唯一”
自本轮医疗反腐行动开始以来,药企的销售费用就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财报显示,2024年,白云山和云南白药的销售费用下降,华润三九则有所上升。
报告期内,白云山的销售费用为56.2亿元,占营收比重7.49%,同比下降7.95%,其中广告宣传费9.3亿元,占销售费用总额的16.56%,仅次于职工薪酬。
报告期内,云南白药的销售费用为48.8亿元,占营收比重12.19%,同比下降2.26%,其中广告宣传费4.6亿元,占销售费用总额的9.4%。公司在财报中表示,销售费用的下降得益于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举措且成效显著。
报告期内,华润三九的销售费用为72.2亿元,突破70亿元,同比增长3.66%,占到营收的26.14%,其中,市场推广费为主要的销售费用,达46.8亿元,占比超过六成。
这一高企的销售费用,在华润三九披露2024年年报后迅速引发投资者关注。南方+记者注意到,4月3日,有投资者在投资者关系平台上提问:“近日发现公司每年的广告宣传费用已达到46亿元左右,而公司每年的药物研发费用却只有8亿元左右,因此,想问一下公司是否太过于重视产品的广告宣传,而轻视产品的疗效呢?”
对此,华润三九董秘回复称:“公司坚持创新驱动战略,自我诊疗领域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聚焦优势品类,构建差异化产品矩阵,处方药领域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深耕重点疾病领域研发。‘十四五’期间,研发投入规模逐年增加,由5.81亿元(2020年)提升至9.53亿元(2024年),增幅达64%左右。”
不过,横向对比来看,华润三九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却属行业前列。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为9.53亿元,同比增长7.2%,占营收比重3.45%,为三家企业中最高者。其中,研发费用为8.02亿元,同比增长12.21%;2024年,在研项目共计131项,主要围绕抗肿瘤、骨科、皮肤、呼吸、抗感染等治疗领域。
云南白药在财报中提出,要打好“中药”和“创新药”两张牌,一方面守正创新发展,一方面差异化布局创新药。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创新驱动,推动成果转化,持续提升发展动力,有序推进科学规划的短、中、长、期项目。不过,体现在数据上,去年全年公司的研发投入为3.37亿元,有0.42%的小幅增长,但在营收中的比重仅为0.84%。
研发能力弱、研发投入少一直是白云山广为外界诟病的问题,根据其年报透露的数据,这一情况并未在去年得到很好的改善。2024年,白云山的研发投入8.28亿元,占营收比重1.1%,同比下降2.82%,是唯一减少研发投入的企业。这也导致在核心大单品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未能有新的大单品及时出现弥补不足。
出海“航船”未行远,增长何处寻?
推动中医药创新出海是近年来市场上火热的话题。但就财报数据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海外市场的拓展并非易事。
数据显示,华润三九是2024年上市中药企“三甲”中唯一在海外地区有所收益的企业。报告期内,公司在海外地区实现营收2.95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2.31亿元增加了27.6%。尽管增幅可观,但这一数字也只占到了公司全年营收的1%。
白云山在财报里提到,要加快国际化进程和海外市场拓展,但这一点并未得到数据的绝对支持。2024年,白云山出口业务收入2.7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20.06%,毛利率减少了1.27个百分点。
云南白药的海外销售同样下降严重。报告期内,公司的国外营收从2023年的6.34亿元下降到2024年的3.59亿元,同比下降43.44%;国外营收本就对公司的营收总额贡献微薄,2024年其占营收总额的比重已不足1%。
出海“航船”未行远,增长似乎还得向内求。白云山和云南白药在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中,都强调了“链”的价值。
白云山提出,2025年将继续围绕生物医药健康的战略定位,立足产业优势,充分挖掘和盘活自身资源和资产,围绕医药制造与研发这一核心开展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持续锻造核心竞争力。
云南白药则指出,要“在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下功夫,提升供应链价值贡献”,同时争取通过“外延式”发展,补全补强现有业务结构。另外,聚焦存量产业中的新增点打造,快速推动“大单品”“二次开发”等落地见效。
战略性并购整合是华润三九近年来采取的主要扩张手段之一,公司的昆药业务就来自其对昆药集团的战略性并购,借此在慢病领域及三七产业链建设方面实现了“一步式”的跨越。此前,公司还曾成功收购广东顺峰药业、浙江众益、润生药业等十余家企业,最近一次则是去年8月宣布入主天士力。
2025年,并购整合仍将是华润三九“出击”的主要方向之一。华润三九在财报中表示,2025年,公司将以稳促进,夯实存量,推进并购企业整合工作,增强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动能。
南方+记者 梅子仪
【作者】 梅子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
- 杰瑞股份:未来公司将通过多种措施,积极应对国际业务经营风险的影响 04-12
- 上市公司动态 | 万泰生物2024年净利润降九成,紫金矿业一季度净利同比增62% 04-12
- 九号公司子公司股权激励引投资者质疑:吃相有点太难看 04-12
- 希腊火车公司大楼外发生爆炸 未造成人员伤亡 04-12
- 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04-12
- 中伟股份:2024年归母净利润14.67亿元,拟10派3.6元 04-11
- 重庆银行:冲刺万亿城商行 04-11
- ST东时收盘上涨4.91%,最新市净率1.26,总市值21.37亿元 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