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在苏州诞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31 16:28:00    

【来源:姑苏晚报】

本报记者 沈或

包非遗水饺,创世界纪录。昨天,苏州高铁新城喜福里广场芯汇湖畔,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宣告诞生。来自苏州的260组家庭的520位市民,在线联动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济南、上海、深圳7个城市的700人,以及10多位“洋苏州”,共同挑战“线上线下最多人同时互喂水饺”,并获得成功。本次挑战由中国水饺知名品牌喜家德发起,活动中的水饺均由民间传统非遗技艺(喜家德独创高氏传统水饺技艺)包制而成。

吉尼斯挑战活动现场。喜家德供图

“洋苏州”在这里爱上“这一口”

“我爱中国水饺!”在吉尼斯挑战活动现场,来自乌克兰的卡佳吃到了女儿亲手喂上的第一口水饺,感动之情溢于言表。卡佳是位中国媳妇,2022年,她跟随丈夫来到中国,过上了“中式生活”。在这次吉尼斯挑战活动的包饺子环节,卡佳明显比其他“洋苏州”熟练得多。

这女儿喂的第一口水饺,让卡佳和在场的中国爸妈一样,被德孝文化深深打动,忍不住眼含泪水。卡佳说:“以前看家里老人逗孩子,会问第一口给谁吃?还以为是老人饿了想先吃,现在才明白,这是含蓄、内敛的中国人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

吃了儿子喂上的第一口水饺,苏州妈妈张女士“突然就觉得孩子长大了”。她说,她本身是喜家德的忠实粉丝,平常工作餐就很喜欢吃水饺,那天在店里看见招募海报,立刻报了名。除了爱吃水饺,她报名的另一个初衷是儿子很调皮,老师曾建议她多参加亲子活动,陪伴孩子成长。在这次活动现场,她发现儿子变得乖巧多了——擀皮、包馅,一招一式都做得有模有样。对此,她感到欣慰。

据喜家德运营负责人刘东雨介绍,“喂长辈第一口水饺”,让孩子学习非遗水饺技艺,做中国文化的“小小传承人”,是喜家德一直以来的特色亲子活动。仅2024年,喜家德在全国45座城市的商场、门店开办活动就超过1万场,以家庭为单位,参与数量累计超过10万组。

本次挑战活动,已不是喜家德第一次与吉尼斯结缘。2015年,喜家德参与发起了“最大规模烹饪课,最多人包饺子”活动,共有6334人挑战成功,创下“史上最多人包饺子”世界纪录。如今再度挑战,在刘东雨看来,不仅是喜家德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孝道文化、非遗文化的坚持,还是喜家德立志从水饺开始,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传播到世界的初心。

孩子们在这里上了“一堂课”

如今,开放包容的苏州,饮食文化日益丰富,饺子同其他餐饮美食一样,已是众多“新苏州”“老苏州”的“舌尖美食”。围绕“饺子文化”,活动现场推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游园会,在沉浸式体验擀皮包饺的同时,还特别准备了投壶、捶丸、“爱要大声说出来”等游戏环节,并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文创小礼物。传统与现代交融,文化市集热闹非凡。

据民俗专家介绍,饺子作为传承两千多年的东方美食,承载着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基因。随着岁月流转,饺子的内涵不断丰富——中国人最典型的“三代同堂包饺子”场景,既演绎着“祖传父承”的技艺流转,还诠释着“修身齐家”的儒家理念;“上车饺子下车面” 的民谚,更是寄托着游子远行的平安祈愿。

如今,非遗传承为这道传统美食注入新的时代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喜家德高氏传统水饺技艺)以长条形水饺为特色,用好食材、好工艺重新定义了中国水饺的品质标准。在活动现场,喜家德产品负责人向家长和孩子们演绎了“一字形水饺”的独特工艺:荣获世界品质评鉴大会“国际蒙特奖”金奖的面粉,由全球严选的3种优质小麦面粉调配而成;独创的9厘米“一字形”水饺造型“咬一口,剩一半,让真材实料看得见”。

“我们坚持‘当日现拌、新鲜现做、拒绝预制’,保证生产过程每个环节都看得见新鲜。”在活动现场,喜家德工作人员一边说一边演示非遗包饺子手法,大家一边学一边拿起手机记录。活动现场,长辈带着孩子体验非遗技艺的画面,温馨而动人。

创业者在这里诠释“一颗心”

文化传播的初心,非遗传承的匠心,诠释着做好水饺的用心。“我们要做有梦想、有坚持的民族餐饮品牌。”喜家德创始人高德福说。23年来,喜家德以“传承百年,遍布世界”为愿景,诠释了民营企业守正创新的担当。

23年来,喜家德传承非遗文化,深耕传统水饺工艺,以35座中央厨房和800余家直营门店的布局,构建起标准化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将“妈妈的手工味道”转化为可复制的品质承诺,保障食品安全与口味的精准传达。同时,喜家德突破行业边界,连续6年为达沃斯论坛提供晚宴,让中国水饺登上国际舞台,以美食为纽带,架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

23年来,从东北小城鹤岗的传统美食,到走出国门出现于西班牙、美国的国际餐桌,喜家德的匠心“守艺”与钻研“闯新”,是民营企业“根植本土、放眼世界”的时代缩影。而企业的责任远不止商业上的成功,以2700万会员的信任为依托,2024年起,喜家德开启全球化战略,立志将“中国好水饺”定位为文化自信的载体,让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成为传递东方饮食文化的重要载体。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