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温天气,为啥体感温度高于预报气温?——气象专家解读新疆高温里的“热”真相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0 11:22:00新疆网讯(记者江斌伟)七月的新疆,正被一波强势高温紧紧包裹,尤其是正午时分,走在户外,热浪滚滚,阳光仿佛带着灼人的力量,让身处其中的人们深切感受到“炙烤”的滋味。
高温天气,为何人们实际感受到的热度常常比预报的气温高?面对这场持续的高温天气,又该如何科学防范?记者采访新疆气象台副首席李娜,由她带来专业解读。
实际气温与体感温度的差异
新疆气象台7月14日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李娜介绍,从7月15日到21日,全疆平原地区大部分将持续35℃以上高温,南疆盆地、东疆大部及北疆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吐鲁番、哈密局地甚至能到45℃以上,18日至20日将迎来本轮高温峰值。
不少人觉得实际热度远超预报气温,这源于气温与体感温度的差异。
李娜解释,气象部门测量的气温来自百叶箱。这些白色箱体架在1.5米高处,百叶设计保证空气流通,又能避开阳光、雨水和地面热量干扰,记录的是纯粹客观的空气温度。
新疆广袤地域中的百叶箱监测点,正是预报数据的基础。
而人体感受到的“热”是体感温度,受湿度、风速、太阳辐射、下垫面等多种因素影响。
“百叶箱气温是统一‘度量衡’,让不同地区、时段的温度可比较;体感温度则是身体对复杂环境的综合回应,是多种因素叠加后的‘感受实况’。”李娜说。
新疆高温形成的原因
为何这一波高温如此“强势”?李娜分析,是双高压系统叠加与新疆自身地理气候共同作用的结果。
双高压系统是重要推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移至新疆上空,其控制区域盛行下沉气流,空气下沉增温且天气晴朗,为高温“铺路”。
同时,伊朗副高这个巨大暖空气团也来“助力”,它带来的“高压锅”效应让空气压缩增温,抑制云层形成,还裹挟印度半岛和中亚的干热空气持续输入,形成“双重加热”。两大高压联手,导致热量难以散发,造就了大范围持续高温。
新疆自身条件也是“火上浇油”。这里气候干旱,降水少,阳光照射的热量几乎全部用来升温;多盆地地形如吐鲁番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热量易堆积难扩散。
“作为中国陆地海拔最低点,吐鲁番盆地的特殊地形让高温效应更显著,成为全国夏季最热的地方之一。”李娜说。
高温天气的防范措施
针对持续高温,李娜提醒个人和相关部门做好全方位防范。
个人防护要注意,避开中午高温时段外出,此时体感温度最高,易中暑;外出需打伞、戴帽、穿防晒衣、涂防晒霜;及时补充淡盐水、绿豆汤等,多吃新鲜蔬果,少吃辛辣油腻食物;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立即到阴凉处降温,严重时及时就医。
相关文章
- 高温天气,为啥体感温度高于预报气温?——气象专家解读新疆高温里的“热”真相 07-20
- 减肥“黄金30天”要来了 做到这些想不瘦都难 07-15
- 成都高温橙色预警信号三连发!傍晚前后有雨 07-15
- 早安,长春!今天最高气温31℃ 07-14
- 阿拉山口口岸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过货通道变产业聚集之地 07-13
- 最高气温将连续在35℃以上 山西省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07-13
- 演员韩雪,受聘新疆哈密 07-12
- 温度升高1℃,心血管发病死亡风险增2.1%!记住夏日护心6大黄金法则~ 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