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闻1+1丨全球首场人机共跑马拉松,有何看点?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9 06:41:00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机器人选手们准备得怎么样了?“人机共跑”,如何跑?从赛场到市场,人形机器人产业又在怎样进化发展?
机器人选手准备得怎么样了?
4月19日,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将在北京亦庄鸣枪开跑。大赛之前参赛队都在怎样优化提升?机器人选手们准备得又怎么样了?
总台央视记者 徐卓阳:我跟机器人肩并肩跑了大概1000米,感觉机器人的状态比我更好:内核稳定,动力十足,跑起来的小碎步还很萌,减速带也可以轻松跨过。

人形机器人备赛
如何做好“加减法”?
总台央视记者 徐卓阳:看了测试赛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机器人的发展和人一样,需要一个比较好的平台去牵引和拉动它。所有机器人的参赛团队其实都会针对选手的表现来进行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也就是试赛性的改造。
一方面要做“加法”,比如追求更好的续航能力,这其实也是未来市场比较看重的。另外一方面还要做“减法”,比如刚才说到的众多复杂路况和不确定状况,需要机器人变轻一点。原来的视觉传感器、语音交互系统、机器人的灵巧手等先去掉,让它们轻装上阵。所以我理解,这些“加法”和“减法”其实都是有了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这个契机,才让研发团队去探寻机器人身上的无限可能性。我觉得整个产业的发展,都需要这样好的平台,比如今年的春晚和这次的马拉松,也希望这样的平台越来越多。
“人机共跑”怎么跑?
谁会跑得更快?
总台央视记者 徐卓阳:首先还是要送上鼓励和祝福,不管人类选手还是机器人选手,都祝他们取得好成绩。我想对于参加这次马拉松的20多个机器人参赛队来说,能够来到这里参赛就已经是英雄了,对于它们来讲,一切东西都是新的。具体到这次比赛看点,我觉得可以参照主办方给出的奖项设置,跑得快的有奖,跑得漂亮的有奖,换电池少的有奖,甚至完赛也有奖,这本身就是在提示我们可以用更多元的视角去看这次比赛。反过来看,如果4月19日比赛当中有机器人摔倒了,又或者有机器人因为各种状况没有能够完赛,那也很正常,我们应该以平常心去看待它。我觉得,少一些对成绩的强调,多一点对人机互动的想象,可能会更加有助于我们尽情地享受比赛。(央视新闻)
相关文章
- 三扣满分碾压全场!中国“飞人”巴黎街球扣篮赛封王 07-13
- 苗伟:建议广东建设超大型“行业信息资料库”,服务人工智能学习训练 07-11
- 俄总统普京签署允许无国籍人士以合同制服役的法案 07-08
- 字节Seed团队扩编或超300人 正密集招募多位机器人方向“一号位 06-30
- 中国AI应用场景加速推进 机器人何时进家门 06-27
- 胡歌,又有新身份! 06-26
- 三花智控港股上市首日破发 创始人、“绍兴首富”张道才与其子张亚波上台敲锣,高管称关税对公司几无影响 06-23
- 伊朗突发地震 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