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跨越山海传承岭南文脉!第四届广东青少年粤剧夏令营结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18:13:00    

近日,“我是小粤迷”——第四届广东青少年粤剧夏令营结营仪式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圆满落幕。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戏剧家协会等指导单位的领导,广东粤剧院、广州市船说少儿文化基金会、阳江市阳东区“百千万工程”百社联百村专班等主承办单位代表,文化界、教育界、企业界的特邀嘉宾,夏令营授课教师、营员及营员家长出席了结营仪式。同时,该活动通过直播与68.1万网友共同见证少年们十天里的蜕变与粤剧非遗的鲜活传承。

双城联动:

从粤剧课堂到山海之间,解锁传承新体验

本届夏令营首次以“双城联动・文化共振”为核心理念移师阳江,让少年们在广州与阳江的“双向奔赴”中触摸岭南根脉。

十天里,营员们不仅跟着专业教师团队练身段、学“唱念做打”,更走进东平开渔节唱响《天下一心》《方少年》,在炒米饼的甜香里体验非遗手艺,于茶艺表演、书法学习、风筝放飞和漆艺创作中感受匠心;核电基地和风电新能源探索的研学之旅中,他们探索绿色能源奥秘,让“文化传承”与“时代担当”在成长里同频。

“第一次在开渔节演出时好紧张,但观众的掌声让我觉得特别自豪!”营员江昊真的话道出了许多孩子的心声。从开渔节的海港、星港汇广场到广东粤剧院的快闪演出,少年们带着粤剧走出课堂,把青春朝气唱进了山海之间。

结营盛典:

少年展风采,温情满现场

结营仪式上,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徐光华细数营员们的收获:“你们在传统技艺里品匠心,在研学中懂担当,更把《天下一心》《方少年》的朝气唱遍了城乡。”

营员罗乐曦则笑着分享:“从想家到适应,我不仅学会了耍花枪、跑圆场,还和小伙伴排了两个节目,这种充实感太棒了!”

结营展演以集体节目《方少年》拉开序幕,营员们斗方旗阵铿锵、长绸如虹,诠释“少年强则国强”的蓬勃朝气。

许珵美的《白水滩》飒爽帅气,林钲城的《怒劈华山》刚劲有力,引得满堂喝彩;首届营员潘俊杰重返夏令营舞台,以《赵子龙催归》续写传承故事;第二届营员梁韵清与刘雨鑫等佛山桂城中心小学学生们联袂演绎《绣红旗》,声声唱响革命信仰。

集体节目《天下一心》将气氛推向高潮——红缨枪寒星点点,少年们以冼夫人精神为魂,唱念间传递千年家国大义,展现新时代少年的文化担当,赢得现场掌声如潮。

当茶艺表演的清香漫开,营员们端起茶杯向家长敬茶时,不少家长红了眼眶——这杯茶里,装的是孩子十天里学会的独立与感恩。

仪式现场,主办方还为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及征文获奖者颁奖,更向支持单位、教师与志愿者致谢。一张张证书背后,是集体的努力,更是粤剧传承的“众人拾柴”。

各方心声:

这场文化之旅,不止于十天

“让粤剧从10天体验变成日常习惯,才是传承最动人的模样。”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张晋琼的话,道破了夏令营的深意。首届营员潘俊杰入读粤剧学校,杨依琳就读初中仍坚守热爱的故对粤剧的事,正是最好的印证。

营长冯维纲用“四高”总结本届亮点,更感慨于孩子们的蜕变:“入营时近三分之一孩子想家落泪,可短短几天就褪去依赖,专注耍枪唱曲——他们的成长远超预期!”

教师代表、一级演员莫伟英则暖心提到:“有基础的孩子带同伴学习,这是戏曲‘传帮带’精神的鲜活体现。”

家长张女士看着孩子“自己洗衣、和同伴开心相处”,坚定表示:“会支持他继续传承粤剧”;黄女士则为女儿骄傲:“从主攻武生到练会旦角小碎步,粤剧给了孩子更多可能!”

结营不是终点,而是粤剧传承的新序章。当40名“小粤迷”带着十天的收获与热爱踏上归途,他们心中播下的岭南文化种子,终将在未来生根发芽。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之约,不仅让粤剧走出“小众传承”,更让“有根、有梦、有担当”的成长故事,在更多人心中留下温暖印记。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周存 通讯员 林楷虹

图片拍摄薛才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