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经验医学到智能诊疗:国内首个骨科大模型“骨擎天”上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6-20 11:15:006月20日,在南方医科大学主办的“医学+AI”高峰论坛上,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下称“南医三院”)与广东联通联合宣布启动我国首个骨科多模态人工智能大模型——“骨擎天”(BoneGenius)研发项目。该项目整合智能影像分析、智能手术规划、顶尖成果迭代、经验沉淀模型功能,旨在让医生诊疗更高效、诊断更精准、医院管理更智能。
突破影像诊断效率瓶颈
“这是一款面向临床的骨科大模型,以广东省骨科医院PB级多模态临床数据为基石,融合140余位骨科专家诊疗智慧。”南医三院关节外科主任医师张荣凯介绍,该模型通过强化学习、增量学习等前沿算法,能够针对解决骨科诊疗核心痛点。
“传统CT/MRI读片需30分钟以上,大模型可实现秒级精准识别骨折类型与关节病变,突破影像诊断效率瓶颈。”张荣凯说。

在手术规划个性化方面,大模型基于患者三维骨骼重建与运动轨迹,生成全流程个性化手术方案与康复方案。并且,该模型通过影像、检验、病史等数据,能够预测术中、术后并发症风险。
智能影像分析和手术规划效果如何?
张荣凯介绍,智能影像分析通过AI精准识别膝关节炎、椎间盘突出等病变,自动测量关节角度和脊柱曲度,并一键生成结构化诊断报告,能够降低漏诊误诊率。而智能手术规划是利用三维建模和创伤机器人导航,对复杂手术进行路径优化,手术成功率将提升20%,术前规划时间将缩短40%。
“依托联通和阿里算力资源,我们将实现高效的病变识别、定量分析和手术规划,病变检出率达95%以上,阅片时间缩短50%。”张荣凯说。
从经验医学转向智能诊疗
病情诊断是疾病治疗的第一步。“骨擎天”大模型通过整合X光、CT、MRI、病历等多模态数据,能够提升骨科诊断准确率,实现从“专家经验主导”到“数据驱动型精准医疗”的转变。
同时,该模型每个月动态更新模型权重,融入全球最新骨科科研成果,让技术迭代周期从“年”压缩至“月”,确保诊疗方案始终处于前沿水平,破解模型数据更新滞后性。

“目前该模型已在南医三院完成初步验证,在智能阅片、预警管理、手术规划、康复管理和知识查询等场景落地,明显提升了医院效率和患者诊疗体验。”张荣凯说,预计未来会不断完善该模型并推广至全国医疗机构。
南医三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黎程指出,“骨擎天”模型不仅是技术创新,也是诊疗理念的创新。他说,接下来将努力建立全国骨科数据标准,依托广东省骨科医院医疗集团,将解决方案从粤东西北扩展至全国,赋能基层医院实现智能化转型。
南方+记者 刘汉能
通讯员 董莹 张家庆
【作者】 刘汉能
广东健康头条
相关文章
- 苗伟:建议广东建设超大型“行业信息资料库”,服务人工智能学习训练 07-11
- 第26届海外学子(大连)创业周人才交流洽谈会开幕 07-11
- 呼伦贝尔:以“一张图”“一张网”为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07-10
- 大城精准引才促就业 07-09
- 湖北移动“清凉行动”AI筑牢高温通信防线 07-09
- 县级以下禁止开发政务App,精准遏制“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07-05
- 上海国资10亿元投向智谱 加码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07-03
- 【寿光】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 | 以走访探需求 用服务助发展——寿光市文旅局精准赋能住宿业高质量发展 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