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18年从“门外汉”变成“王师傅”,济南黄河边走出“护河工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15:53:00榜样应该是什么样的?在济南黄河河务局,问起这个问题,很多人都会说:应该是王振东那样的。

王振东,济南黄河河务局历城黄河河务局的一名黄河河道修防工,今年已经从事黄河工作18年。18年前,王振东初入单位时,还是个心里没底的“门外汉”,而今,他却成为大家遇到难题首先就会想到的“王师傅”。18年间,他将“黄委首席技师”“齐鲁首席技师”“山东黄河工匠”等一项项荣誉收入囊中。
王振东说,是多年在基层的经历历练了他,成就了他。他也将一直扎根在黄河岸边,用匠心守护着大河安澜。
“越艰苦的地方越能培养一个人”
五月的济南黄河,河面宽阔平静,两岸绿意盎然,一片蓬勃生机。
在历城黄河河务局华山管理段黄委首席技师工作室里,王振东正在认真调试着“黄河工程防汛抢险微型教具”。这套微型教具将黄河十余种险情等比例缩小成一个个小模型,正是出自他本人之手。

“原来学习治黄技艺,都是靠老师傅手把手传授经验,只有当险情发生的时候,我们才能目睹是怎么回事。”直至今天,王振东还记得自己第一天从事黄河防汛抢险工作的场景。看到铅丝笼、家伙桩、柳石枕等黄河防汛抢险工具,好奇中带有一丝面对未知领域的怯意。“现在有了这个教具,黄河出现的各种险情可以先在模具上模拟出来,让年轻职工有直观形象的印象,再教给他们抢险技术,如果有一天发生了险情,他们也不会那么慌乱了。”说着,王振东的脸上露出了清澈的笑容。
王振东出生在黄河边,父亲也是一位“老黄河”,从小他就跟黄河打交道,对黄河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2005年退伍,2007年王振东如愿加入治黄事业,不过那时候他的心里却没有什么底气。“当兵之前我学的是电工,当时对一些黄河知识和技艺了解得并不系统。”自此,王振东暗下决心,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我见识过黄河发大水的样子,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2009年,王振东来到历城黄河河务局遥墙管理段。“在遥墙管理段一待就是12年。”王振东说,也正是这段基层的经历成就了他。
王振东初到管理段时,基层治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特别是一到汛期,常常1到2小时上报一次河势、水情,他们就吃住全在段上,不间断巡查,不分白天黑夜,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越艰苦的地方越能培养一个人。”王振东出生在农村,又当过兵,最不怕的就是吃苦。12年,基本每天早上8点,王振东总是准时出现在黄河大堤上,根石探测、巡堤查险、植树打草……即便在节假日,也常常能看到他敏捷忙碌的身影。
“别人能干好的,我也一定可以”
凡事最怕“认真”二字,王振东却做到了把“认真”坚持到底。刚到管理段时,王振东就抱着“初学者”的心态,认真地跟在老师傅后面学习,他习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把巡河发现的问题随时记在纸上,“那时候老师傅在前面干,我就在后面一边看,一边琢磨。”他说。
正是这股“钻”劲儿,让王振东进步飞快。2010年,济南黄河河务局组织全市河道修防工技能竞赛,他作为遥墙管理段推荐的唯一人选与全市一百余名选手同台比试。“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当时本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但结果让我大受刺激。”
王振东说,比赛就是在大堤上“实战”应对各种黄河可能出现的险情,看谁能在规定时间内处置得又快又好。“那时候我一下就发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现场实操完全是两回事,理论和实践没有完全联系。别人都已经干完了,我还在一边手忙脚乱呢。”这样的表现让王振东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与别人的差距。
不过,这并未让他产生放弃的想法,反倒是激起了王振东不服输的劲。“别人能干好的,我也一定可以。”

回到管理段,王振东比之前更努力了。他成了单位里的“钉子户”,每天白天在黄河边上巡堤查险,与老师傅形影不离,一有机会就向他们请教。“为了学到更多真本事,老师傅们去校核水位,我就去帮他们立尺子。久而久之,他们就把积攒了几十年的经验都对我倾囊相授了,还时不时地出一些题来考我。”工作之余,王振东啃起了书,把黄河修防工的知识背得烂熟。“基本上晚上12点之前没睡过觉,就像备战高考一样紧张。”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6年,王振东第二次参加济南黄河修防工技能竞赛,这一次他不仅成功击败全市上百名对手荣获“济南黄河技术能手”,还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黄委的晋级名额。自此之后,他又在山东黄河河道修防工技能竞赛中获得“山东黄河优秀选手”,2019年被山东黄河河务局认定为“山东黄河防汛抢险指挥专家”,2023年又接连被评为“黄委首席技师”“山东省齐鲁首席技师”“山东黄河首席技师”“山东黄河工匠”等称号。
“希望可以带动更多青年人了解黄河”
河道修防工主要负责维修和防护堤防、坝、垛、护岸等防洪工程,还要在汛期巡坝查险、处理险情。在黄河大堤上,河道修防工常年驻守。
在王振东看来,黄河上的水、土、石都是一门大学问,看似简单的修剪草皮、种种树、抛抛石头实则都马虎不得。在日常的巡堤查险中,王振东总是带着问题来:草坪怎么栽种才能既美观又不影响观察河道行洪?怎样才能让大堤上的备防石摆放得牢固、更安全?而今,这些问题全都变成了王振东技术创新的课题,有了新的答案。

近年来,王振东先后有获奖成果十余项,其中参与研制的《水利工程施工专用多功能太阳能LED智能宣传板》技术发明项目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新型备防石标识牌印章》《智能道路安全警示系统》获黄委三新成果,《钓鱼式出水高度测量仪》《防凌观测标准化工具包》等获山东黄河科技火花一、二等奖。编写的《历城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技术方案》《堤防安全现状调查分析报告》等,为提高防汛抢险、工程维修养护的工作效率和科学化水平提供了参考。
2023年9月,以王振东名字命名的黄委首席技师王振东工作室成立了,工作室锚定技能提升和技术创新两个方向,成为王振东“传帮带”的一方舞台。他不仅带领团队成员钻研和推广更多黄河创新技术,每每有青年黄河职工来学习,他都会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分享给他们。王振东说,“我希望可以带动更多青年人了解黄河,参与黄河建设,来解决更多黄河治理的实际问题。”
记者:杨璐 通讯员:蒋嘉琪 于硕 剪辑:冯松豪 编辑:陈彤彤 校对:高新
相关文章
- 听夯号品非遗 黄河畔赶大集(城市味道·大河九曲) 05-08
- 18年从“门外汉”变成“王师傅”,济南黄河边走出“护河工匠” 05-07
- 好玩到不想下车!“齐鲁1号”开进深圳文博会,带你解锁宝藏山东 05-07
- 兰州可以待一天的宝藏公园推荐! 05-03
- 快来听听济南高新区泰和小学家长口中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04-29
- 山东法院2024年新收劳动人事争议案件7.5万件 案件争议焦点集中在这4个方面 04-28
- 四年来,济南起步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双翻番! 04-28
- 德州发布公告:临时交通管制! 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