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靖州:倾力打造“茯苓+文旅”IP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8 21:23:00怀化日报全媒体讯日前,在靖州国苓科技茯苓菌种繁育中心,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在无菌箱内为菌包接种,随后将接种好的菌包送入恒温培养室。
“今年‘湘靖28号’菌种订单已突破4600万包,较去年增长15%。”靖州茯苓协会会长王先有满脸兴奋地介绍,菌种在25摄氏度左右的室内恒温培育,一个月就能长满茯苓菌丝。截至2月,订单量已达上百万包。这些菌丝承载着“中国茯苓之乡”的未来希望,即将发往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种植基地。
近年来,靖州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茯苓产业向保健品、食品、美容品等多元领域转型。成功开发出茯苓茶、面膜、面条等产品,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县委、县政府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坚持茯苓菌种、种植、加工、研发、贸易全链条发展,促进医药、药膳、药旅融合。
“我们公司已开发了食品、护肤品等十余种深加工产品。下一步将继续在‘药食同源’方向发力,推出茯苓代餐、功能性饮品等新品。”靖州国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芝表示,随着茯苓市场的繁荣和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茯苓的利用价值被进一步挖掘。这些创新产品不仅丰富了消费者选择,更推动了市场发展。
从“十方九苓,七出靖州”的历史积淀,到如今超81.59亿元产值的现代产业集群,靖州茯苓正以“三产融合”的新姿态迈向世界。接下来,靖州将整合现有医药健康和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与产能,全力打造以茯苓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集群。预计五年内,该产业链综合产值将持续保持在100亿元以上。
“我们正联合中国科学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等机构,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计划未来三年内培育和壮大最新的国家级茯苓新品种,持续巩固全国70%菌种供应市场的地位。”靖州中医药产业链专班专职副主任姚希煌介绍,靖州还将依托茯苓生态原产地品牌优势,打造“茯苓+文旅”IP,建设马园万亩中药材示范基地等康养旅游项目,推动产业与生态、文化深度融合。
( 许梦娟 孙文月)
相关文章
- 事关宝宝!游泳用品、如厕器具等4项婴童用品国标来了 04-03
- 从“铺摊子”到“提质量” 新型技改试点聚焦绿色智能制造 04-03
- 同仁堂2024年净利15.26亿元,同比减少8.54% 04-03
- 香港特区政府:强烈反对美国向香港产品加征所谓“对等”关税,美方做法霸凌无理 04-03
- 海南“千企万户大走访”精准滴灌小微企业 全省累计授信突破550亿元 04-03
- 金桥信息跌1.84%,成交额1.53亿元,主力没有控盘 04-03
- 金利华电年产300万片特高压玻璃绝缘子扩产项目投产 优化公司产能结构 04-03
- 立新能源录得4天3板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