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2025年退休,工龄35年7个月,退休时按35年还是按36年算?来看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8:19:00    

2025 年,又有一批人即将告别工作岗位,开启退休生活。然而,就在大家满心期待享受悠闲时光时,一个现实问题却摆在了面前:养老金究竟该如何计算?特别是当工龄并非整数,又或者退休年龄出现非整数情况时,计算养老金更是让人一头雾水。比如,有人的工龄是 35 年 7 个月,到底该按 35 年,还是 36 年来计算养老金呢?


工龄,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字,在社保领域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决定着养老金的计算,在养老金调整时,也发挥着工龄挂钩激励的作用,甚至连抚恤金待遇,都和工龄息息相关。可以说,工龄就是一把钥匙,直接影响着退休人员能够享受的社保待遇。

但在现实生活中,退休时确认工龄并非易事。除了可能出现工龄不是整数的情况,还有一些人的工龄,由于缺乏档案等材料支撑,导致无法认定为缴费年限。这些复杂的情况,让不少人在办理退休手续时,感到困惑和焦虑。接下来,我们就重点探讨一下,当工龄为非整数时,养老金究竟该如何计算。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并不复杂,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部分存在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还会有过渡性养老金。其中,基础养老金 = 养老金计发基数 ×(1 + 养老保险缴费指数)÷2× 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 ×1%。


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养老金时,累计缴费年限会精确到月,不会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这一点,和养老金调整时部分地方的做法有所不同。以江苏为例,在去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中,工龄挂钩调整部分明确规定,对于不满 1 年的,按照 1 年来计算。

回到前面提到的例子,当工龄为 35 年 7 个月时,既不能按 35 年计算,也不能按 36 年计算,而是要将 7 个月换算成年,即 7÷12≈0.6 年,所以最终按照 35.6 年来计算养老金。通常情况下,工龄达到 35.6 年的人,大概率会有视同缴费年限,这是因为全国养老保险制度在 1992 年左右才开始推行,部分地区甚至到 1998 年才实施。

2025 年,延迟退休政策正式实施,这使得退休年龄不再固定。不少人可能会出现非整数的退休年龄,例如,2025 年退休的男性,法定退休年龄可能是 60 岁 3 个月。面对这种情况,养老金又该如何计算呢?

目前,人社部尚未对养老金计发月数进行改革。不过,参照山东等地的做法,当退休年龄为 60 岁 3 个月时,养老金计发月数一般按 61 岁来确认。这一规则,和前面提到的非整数工龄的确认方式截然不同。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晰地了解到,2025 年,只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满 15 年,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当遇到工龄非整数的情况,养老金计算会精确到月,如工龄 35 年 7 个月,对应的缴费年限就是 35.6 年。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保持较长的缴费状态,为自己积累更多的养老金,不失为提升退休生活质量的明智之举。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