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云德:杨树的眼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1:01:00

也许是听过太多鬼怪故事的原因,孩提时代胆子小得天黑不敢出门。有一次,晚饭后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游戏,在一个无处可藏的空阔地带,情急中躲在杨树后边逃脱了被俘的危险,兴奋之余抬头望了一下树干,突然发现一只硕大的眼睛正阴森森地盯着自己,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一溜狂跑着逃回家去。
祖母见我上气不接下气的狼狈模样,忙问缘由,我惊魂未定地说:院外杨树上长了个十分吓人的眼睛。没想到奶奶听后哈哈大笑,一边把我搂进怀里,一边调侃道:杨树伤口结个痂,就把我们家的小男子汉吓成这个样子呀?我不服气地辩解:真的是眼睛,不是伤疤!奶奶说:是的,一个像眼睛的伤疤。我问为什么要像眼睛?奶奶告诉我,受了伤的杨树会分泌一种液体保护伤口,长成眼睛是为了防止再次受伤。就像人一样,做了错事、受了委屈,就要多长个心眼,这样才能慢慢成长起来。长大之后,尽管逐渐明白了奶奶话中的深刻含义,只可惜大半生仍不断为秉性的耿直而吃亏,但见风使舵的心眼一直没有长出来。花甲之年回头反省,总不免有几分愧对老人教诲的负疚感。
因为这个偶然的际遇,却也牢牢记住了杨树的眼睛。任何时候见到杨树,首先想到的全然不是它伟岸的身姿和婆娑的树影,而是那些钤刻在粗糙树皮上一只只或睁或闭的眼睛。看久了,总能让人心生感慨,且不由自主地开始欣赏并逐渐喜欢上它们。

杨树为了自我保护,在褪去青苔的灰白树皮间、在布满年轮皱纹的裂痕处生成的这些眼睛,有的圆润如婴儿的瞳仁,带着初生牛犊的无畏;有的犹如巨人的豹眼,怒目圆瞪地盯着远方;有的被岁月拉长成凤眼,在细密皲裂的眼尾中陷入深思,杨树的眼睛如此这般地,或清晰记载着岁月的沧桑,或深刻诠释着生命的本质。尽管它们不动声色地静静地注视着这个世界,但依然可以视为充盈强大生命力的智慧目光,因为,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杨树的眼睛,就能真切聆听到杨树的心音,体会出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杨树没有高贵的身份,对生长的环境一点也不挑剔,有时候折下一截树枝插入土里,只要水分充足即可成活,它们或成行成列地排列在道路两旁,或成片成林地生长在荒漠的田野边缘,为人类提供着源源不断的速生木料。而杨树的眼睛,几乎伴随着杨树从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的生命历程。春回大地的日子,杨树的眼睛里闪烁着勃勃生机,嫩绿的芽苞顶破冬眠的壳,像婴儿刚刚睁开的眼,透过枝头探出的嫩绿新芽,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阳光为树身通体镀上温暖的春色,微风吹拂下嫩叶簌簌作响,若新的生命在轻声诉说着春天的故事。夏日里看着浓密的枝叶遮天蔽日,为人们送去一片阴凉,树冠洒落的斑驳光影,恰似杨树的眼睛里跳动的音符。深秋望着漫天的落叶在空中飞舞,与光秃且挺立的枝干形成鲜明对比,更像是演绎一场生命的舞蹈。冬季里,树枝上虽然挂满冰凌,杨树冷峻的眼睛却毫无惧色地端详着寒风的呼啸与雪花的飞扬,任凭风雪侵袭照样泰然自若,在枝叶剥落的细微声息里却暗自蕴藏着年轮转动的轰鸣,无形中为凛冽的寒冬增添了一份豪迈的诗意。杨树就这样以它的慧眼,见证着四季的更替和生命的轮回,它们以一种质朴而坚韧的方式,守护着养育它的这片土地,眼神里既有对生命的敬畏,也有对自然的感恩,更有对未来的期冀。
在杨树的眼睛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自己的影子。作为同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命共同体,每一种生物都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经历着生命的风雨。杨树长出的眼睛,不是为了窥探人间私密,而是为了把所有风霜雪雨都酿成琥珀,它用树皮记录年轮,用枝芽丈量光阴,用根系拥抱大地,用坚忍不拔的生机与活力,昭示人类生命的美好和珍贵。人们可以从杨树的韧性与顽强中,领悟出如何面对困难、坚守信念的真谛。尤其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想到杨树生存的艰辛、想起它在风霜雪雨中傲然挺立的身影,势必就不会失去对于未来的信心和希望,就能够重新焕发出不畏艰险、负重前行的力量和勇气。
原标题:《夜读 | 云德:杨树的眼睛》
栏目编辑:华心怡 文字编辑:郭影
来源:作者:云德
相关文章
- 广播长篇报告文学《生命至上》今日上线第六章:医者仁心(第八集) 04-13
- 【芙蓉国评论】科技助残:一场回应生命困境的文明实践 04-11
- 兴平市人民医院:十岁萌娃车祸重伤涅槃重生,生命在爱与坚守中绽放希望 04-09
- 机器人养老时代要来了吗? 04-09
- 记者手记丨在曼德勒,看见生死、眼泪与温情 04-09
- 云德:杨树的眼睛 04-08
- 养兰花和种兰花 04-07
- 入乡随“服”,美景美服美不胜收 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