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拥有“自主记忆”的数字化生产线投用,杭州双浦九曲红梅迎制作高峰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8 17:12:00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方力 通讯员 陆雨婷
临近谷雨,在杭州西湖区双铺镇的茶园里,采茶工们抓紧抢收着群体种,九曲红梅茶迎来了每年的制作高峰。
今年,有人也思考起了智能加工茶叶的新路子。
楼龙肖九曲红梅红茶制作技艺大师工作室,一条数字化九曲红梅生产线投入使用。

受访者供图
昨天上午,楼龙肖的制茶室里,刚收回来的鲜叶被平铺放在萎凋槽里,墙边并列着的6台数字揉捻机正在同步开工,把茶叶塑造出九曲红梅紧细银钩的形态。
楼龙肖紧盯着机器上的数字显示屏,上面记录的是每次的揉捻速度、压力行程和时间。“以前用的老式揉捻机揉几圈、揉捻的压力给多少,都需要自己手动操作,前一笼鲜叶揉好,下一笼又要重复调整。”楼龙肖说,新引进的这批揉捻机加载了“自主记忆”的功能,根据第一次设置的揉捻参数自动运转:“把参数设置好,后面就是点点按钮的事情,普通工人也能完成。”

受访者供图
楼龙肖的女儿冯晨影是第三代茶人,“茶路变宽了,前辈们的老法子玩不转了。”她希望用年轻人的方式,继续擦亮双铺镇九曲红梅的招牌。
建设九曲红梅茶博物馆、推出茶旅打卡路线……这几年,九曲红梅的文化推广在双浦镇持续开展。冯晨影也成立起九曲红梅茶研社,面向热爱茶艺和科技创新的周边村民,开展“浦香茶堂”茶艺培训课程。她还把课堂搬上了茶山,推出一系列文化体验研学活动,采摘青叶、观赏点茶,让更多人深入体验双浦九曲红梅茶文化。
眼下,1800余亩茶园镶嵌在双浦乡间,九曲红梅茶每年共惠及本地茶农近800户,预计全年产量30吨,产值3000万元左右,成为带领村民共同富裕的“金叶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茅台特约|5月9日,晚安!多彩贵州 05-09
- 从单村深耕到1+7抱团 堰河村做大共富朋友圈 05-01
- 临沧市云县白莺山村茶产品亮相第十七届云茶博览交易会 04-27
- 民调显示日本人对美国不信任感上升 04-27
- 贵州沿河:5000亩辣椒移栽在即 04-22
- 此刻白昼如夜,刚刚,杭州发布暴雨黄色预警:减少外出,安全第一 04-21
- 七十五枚红指印里的民生答卷 04-20
- 拥有“自主记忆”的数字化生产线投用,杭州双浦九曲红梅迎制作高峰 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