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推荐 家电百科 实时讯息 常识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小哥暖“新”服务已送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08:38:00    

一名外卖员摔伤,怡心桥社区工作人员为他处理伤口。

怡心桥社区为外卖员配备了微波炉。

外卖员在怡心桥社区休息时,还可以阅读书籍。

一名外卖员在 “骑手之家”小憩。

昆明“骑手之家”落地西山区福海街道杨家社区。

一名外卖员在给外卖箱做消杀。

“骑手之家”配备了应急药箱。

近日,美团在昆明市打造的首个“骑手之家”正式投入运营,落地西山区福海街道杨家社区海康温泉花园旁,为穿梭于城市街巷的骑手们提供了一个专属休憩点。

上午10点,结束早高峰送餐后,60余名骑手陆续聚集到“骑手之家”门口,站长肖海林简短交代工作要点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后,骑手们迎来短暂的休整时光。“骑手之家”里,科学规划了综合接待、舒适休息、便捷生活服务、多功能培训及政策咨询等区域,应急药箱、充电设施、学习资料等一应俱全。“有了‘骑手之家’,我们现在喝水、充电都比较方便,感觉更有归属感了。”骑手覃竑森说。

肖海林介绍,现在的“骑手之家”是原南亚站和红星国际站合并升级而来,定位从原先的侧重管理,升级为“管理+服务+培训”,并面向全行业骑手开放。“比如说,在培训这块,如果有骑手安全分不达标,系统会限制接单,他必须到‘骑手之家’接受培训并通过后才能再次接单。”肖海林说,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骑手的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安全意识。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站点坐落于杨家社区,但其服务的主要骑手群体活跃在毗邻的怡心桥社区——这里云集了南亚风情第壹城、滇池时代两大核心商圈,也是西山区着力打造的“骑手友好社区”。怡心桥社区主动将关怀送到站点里,与站点联动,每个月开展相关活动,让温暖跨越社区边界。

这份“跨区”关怀最直接的体现,是社区为骑手提供的坚实后盾。骑手何伟就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采访当天,结束午高峰送餐后,他匆匆赶到怡心桥社区,为一桩拖欠近两年的工资纠纷寻求帮助。社区了解情况后,主动为他联系法律援助律师。沟通现场,何伟难掩感激:“今年家里遇到困难,社区不仅帮我申请援助金、上门慰问,这次又提供专业法律支持,真的很感谢他们!”

怡心桥社区对骑手群体的系统化服务远不止于个案援助。为更好地服务骑手等新就业群体,社区绘制了骑手服务地图,设置骑手专属停靠点和200多个停车位解决停车难问题;联合金融机构开设“骑手专用通道”,提供金融知识讲解;与4家餐饮企业成立“食惠联盟”,为骑手定制暖心实惠套餐。此外,社区还在传统节日开展慰问活动,织就一张暖“新”服务网。

暖“新”服务也激发了骑手的社区责任感。61名骑手组成的“先锋骑手服务队”,利用走街串巷的职业特性,主动参与社区治理,化身基层的“移动岗哨”,已开展十余次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辅助检查,成为共建美好社区的新生力量,实现服务与治理的双向奔赴。

怡心桥社区的实践是西山区推进新就业群体服务的一个缩影。西山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预计今年10月全区40%的社区将完成“骑手友好社区”创建工作,部分街道实现全覆盖。未来,西山区将不断增强“组织链”、做优“服务链”、做活“治理链”,持续精准了解新就业群体诉求,快速高效解决新就业群体存在的困难,不断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归属感与幸福感。(昆明日报 记者赵伟/图 记者许朴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