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首页 > 常识 >

春秋时代历史故事(春秋时代搞笑离奇的小事讲解)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0 09:22:55    


(春秋时期)

我们知道,春秋时代的战争规则,是很有意思的。

在这里,我先不提我的看法,先摘录一些著名历史学家的意见:

黄仁宇: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的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不离开‘礼’的约束。

张宏杰:那时的战争规则对今人来说已经十分陌生,那个时代战场上的贵族们的风度和言辞,更是今天的读者难以想象的。

如果以上的词条比较难懂的话,那么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对春秋时期战争的理解。

比如,春秋时期有两个国家作战,一个叫做A国,一个叫做B国。

那么在正式开战之前,两个国家要先约好作战的时间,地点,公开作战的兵力,打法,约定好一切之后,各自准备,然后按时赴约。

不能先到,不能不到,不能偷袭,不能使诈,更不能在这段期间偷偷补习,看《孙子兵法》或者《战争论》这样的书籍。

那么根据这样的历史背景,作者想要讲几个春秋时期的小故事。

(宋襄公 形象)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君宋襄公。

宋襄公这个人,是个很有风度的人。

有风度到什么程度呢?那时节只要一提起礼仪,风度这样的词语来,人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宋襄公。

作为道德标杆,宋襄公的盛名远播,天下闻名。

宋国有个敌对国,叫做楚国,有一次宋国和楚国在泓水,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柘城县展开了一场对战。

当时的情况是,宋国军队兵寡将少,而楚国军队兵多将强。

所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较为弱小一方的宋国准备要比楚国充分一些,因此最先抵达了战场。

泓水,顾名思义,是有水源,有河流的。

所以宋军已经抵达战场,排兵布阵,准备好一切的时候,楚军还在渡河。

宋军的将领一看敌方还在过河,于是建议宋襄公趁机发动攻击,直接在河里就把楚军消灭了。

然而,宋襄公认为这不符合堂堂正正战斗的规则,所以拒绝了这个提议。

等到楚军过了河,已经抵达战场的时候,宋军的将领又建议,趁楚军没有准备好阵型,咱们率先进攻,一定能打楚军一个出其不意。

结果,这个提议又被宋襄公所拒绝了。

宋襄公的理由是:君子做事光明磊落,偷袭取胜,为人所不耻。

没办法,宋军只好等啊等,等啊等,直等到楚军彻底准备完毕,这才发起进攻。

然而,这个时候再进攻,已经晚了。

弱小的宋军和强大的楚军一交手就发现根本打不过,很快落败,宋国自此一蹶不振,成为了末流国家。

(射箭)

第二个故事,也发生在宋国,主人公是宋国的公子城。

公子城有个仇家,叫做华豹,俩人为了解决私仇,约定用相互射箭的方式来较量,一人一箭,谁先把谁射死,就算完事儿。

华豹身手敏捷,率先拉弓搭箭,对准公子城就是一箭,但这位仁兄准头有点差,长箭破空而出,擦着公子城的衣服就过去了。

华豹见一箭不中,立刻抽出羽箭,想要再射,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公子城却笑着对他说了这么一句话:

不更射为鄙!

咱们的规则是一人一箭,刚才你已经射了我一箭了,现在该我射你了,你不遵守规则,还要射我,你可真是个卑鄙的人,我瞧不起你。

结果,华豹被公子城这么一说,闹了个脸红脖子粗,果然不再射箭,而是老老实实地站在原地等公子城射他。

公子城也不含糊,一箭射出,正中华豹,华豹当场毙命。

第三个故事,发生在晋国和楚国的战争中。

晋国和楚国发生过一场“邲之战”,邲,是古代地名,在今天的河南荥阳东北附近。

(邲之战)

在这场战争中,晋国大败,只好仓皇逃跑。

一般来说,敌方落败,那肯定是要乘胜追击的,楚人没有宋襄公那么仁义,所以当然也要追击。

当时的画面,大概是这样的:

晋军在前边仓皇逃跑,楚军在后头猛烈追击。

打了败仗已经不太走运,可更加不走运的是,晋军没跑多远,战车就陷入了泥坑之中,无法前进。

这样的情况,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晋军没有办法,只好听天由命,任追击上来的楚军宰割。

不过没想到的是,楚军追上来之后,并没有对晋军痛下杀手,而是十分耐心地教晋军如何抽去战车前的横木,以便于脱出泥地。

晋军学会之后,果然走出了泥地,然后继续逃跑。

楚军也不含糊,接着在后面追。

被敌军搭救的晋军跑着跑着面子上有点挂不住,于是转过头对楚军喊道:

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晋军笑话楚军,我们之所以逃跑的时候把战车陷到了泥地里,是因为不如你们楚军逃跑有经验。

当然,晋楚争霸不止这一场战斗,接下来的第四个故事,它们还是主角。

晋国和楚国又有一次作战时,晋国的将领,叫做郤至。

(郤至 形象)

郤至在战阵中冲杀的时候,一连三次碰到乘坐战车督战的楚国国君楚共王。

所谓,射人先射马,擒人先擒王,遇到敌国国君,一般情况下,当然是要直接拿下,然而郤至却没有这么做。

他每次遇到楚共王,都退到一边,然后摘下头盔以表尊敬。

楚共王呢,对郤至这位将军的礼仪很是赞赏,战后派大臣尹襄赠送给了郤至一张弓箭,以表尊赏。

尹襄对郤至说,我国国君看到您在战争中仍然不忘记对他行礼,十分感动,所以让我赠送给您一张弓箭,希望您能收下。

郤至则表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我们虽然敌对,但楚共王毕竟也是一国之君,原本我见到他是想要行下拜的礼节的,但因为身着铠甲,所以只能脱帽,以示尊敬。

从某种角度上来上,郤至的行为是十分优雅的,然而第五个故事中的主人公子路则更为优雅。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

(子路正冠)

子路这个人,性情刚正猛烈,勇武至孝,性格稍微有些冲动,所以孔子时常担心他会因为自身的性格,出点什么意外。

果不其然,后来子路的国家发生发生叛乱,百姓和士卒们十分慌乱,纷纷出逃,只有子路,单枪匹马,逆行而返,选择了拿起武器保卫国君。

不过很显然,文化人子路并不适合作战,所以很快被敌兵围攻,马上就要身首异处。

临死之前,子路做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儿,那就是,他摆正了自己衣冠,结缨正冠,并且说了这么一句话:

君子死而冠不免。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虽然要死了,但在死之前,我要整理好我的仪容仪表。

这样的故事,当然也并非只在中国出现,国外也有些类似的事情,而其中最著名的,就当属中世纪时期,欧洲贵族的王位之争。

公元1153年,英格兰国王亨利一世去世,他的外孙亨利二世和外甥斯蒂芬都是接班人选。

俩人为了争夺王位,可就算是闹了矛盾了。

斯蒂芬眼疾手快,率先登上了王位,成为了新一任的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当然不服,立刻开始组织兵力讨伐斯蒂芬。

不过,当时的亨利二世年纪比较小,只有十四岁,还是个毛头少年郎,对战争几乎一无所知,仗还没开打,粮食就不够了。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军队没粮食,士兵吃不饱,这仗就打不起来,就算是打起来,饿着肚子上战场,那也是凶多吉少。

没办法,亨利二世只好筹粮。

他筹粮找谁呢,居然找到了敌人斯蒂芬的头上。

他要求斯蒂芬借给他粮食,这样他就能攻打斯蒂芬。

这个请求,不管怎么看,都是十分荒诞可笑的。

(亨利二世 形象)

但更加荒诞的是,斯蒂芬居然同意了亨利二世的请求,还真就把粮食借给了他。

有了粮食的亨利二世大概是无心征战,所以只把粮食分发给了士兵,旋即遣散了队伍。

不过,亨利二世并不灰心,几年以后又卷土重来,这一回,他指挥得当,作战勇猛,很快击败了斯蒂芬。

成王败寇,失败者的命运不是人头落地就是永久监禁,然而亨利二世却没来由的和斯蒂芬搞了场谈判。

俩人从白天谈到黑夜,再从黑夜谈到白天,最终决定:

虽然斯蒂芬落败,但是可以继续担任国王,唯一的条件是,亨利二世将成为他的继承人。

那这些故事反映出什么呢,作者鲁钝,愿用历史学家钱穆的话来做个收尾:

当时的国际间,虽则不断以兵戎相见,而大体上一般趋势,则均重和平,守信义。外交上的文雅风流,更足表现出当时一般贵族文化上之修养与了解。即在战争中,犹能不失他们重人道、讲礼貌、守信义之素养,而有时则成为一种当时独有的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