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庖丁解牛的寓意及启示是什么(中国寓言故事 庖丁解牛(目无全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02 09:37:17018 庖丁解牛(目无全牛)
【出处】
庄子·养生主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原文解读】
一次,文惠君查看宰牛过程,庖丁给他演示了分解牛的全过程。只见庖丁手接触的地方、肩扛过的地方、脚踩过的地方、膝盖顶过的地方,牛的皮骨随着一阵哗啦啦的声响而分离,进刀解牛时响声,犹如在演奏音乐,就像是商汤时的《桑林》,尧时的《经首》。
文惠君看完庖丁解牛后说:“哇,棒极了!你的技术怎么会高超到这个地步?”
庖丁放下屠刀回答说:“我喜欢探索自然规律,这已经超过了对于宰牛技术的追求。开始宰牛时,见到的全是牛。三年之后,能够看到牛的内部结构,而不是整头牛了。时至今日,我宰牛时全凭感觉,不需要用眼睛看了,以心神驾驭四肢分解。
顺着牛身天然的生理结构,把刀劈进筋骨相连的大缝隙,再在骨节的空隙处引刀而入,刀刀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去;牛体中经络筋骨纠结的容易碍刀的地方,我的刀都绕开走而从未碰到过,何况那些巨大的牛骨头呢!
好的厨师一年换一把刀,那是他们用蛮力硬割的结果;一般的厨师一个月换一把刀,那是他们硬砍把刀砍断的。我手头这把刀都已经用了十九年了,用它宰过的牛也有几千头,可是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完好无缺。牛的骨节间有缝隙,刀刃却薄得没有厚度,用没有厚度的刀刃切入有缝隙的骨节,那宽宽绰绰的地方运起刀刃来还有很多余地呢。所以这把刀用了十九年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即使如此,每次碰到筋骨盘结的地方,我看到它很难下手,还是十分警惕,目光盯住那一点,慢慢动手,运在刀上的力气很轻很小。最后哗啦一声,整条牛立刻解体了,就像泥土被堆积在地上一般。然后我提刀站起,环顾四周,悠然自得,心满意足,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
文惠君说:“妙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领悟到了休养生息的道理。”
【寓意】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熟能生巧,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应用场景】
我们对所从事的工作要精益求精,掌握所有的细节,犹如庖丁解牛一样,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同类寓言】
熟能生巧、纪昌学射、游刃有余、目无全牛
文惠君:指梁惠王,“文”是死亡君王的最高谥号之一,庄子尊称梁惠王为文惠君,表示非常认同梁惠王的文化、艺术和执政理念。
踦:yǐ,用膝顶住。
砉:huā,拟声词,形容动作迅疾而带出的声音。
騞:Huō,象声词,形容多种响声。
郤:xì,假借为“隙”,空隙、裂缝。
窾:kuǎn,孔穴;空处。
綮:qìng,[肯綮]筋骨相结合的地方。
軱:gū,大骨。
硎:xíng,磨刀石,磨。
謋:huò,骨肉迅速分裂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