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 >
揭姓的来源(掀开千年“揭”姓面纱)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9 09:22:25“揭”姓,发源于古揭阳县,作为广东省潮汕地区唯一一个以本地地名为姓的姓氏,历史悠久,自其始祖揭猛(史定)至今已传70余代。截至2018年,全国揭姓人口约32万人,在潮汕地区的揭姓人口仅71人。
作为潮汕地区最古老的本土姓氏之一,揭姓的发展渊源几乎可以上溯至古揭阳之肇始,伴随着整个潮汕地区的发展而发展。揭姓因何而来?作为姓氏发源地,为何潮汕地区揭姓人口如此之少?为何揭姓后人“端四”“端午”连着过节?羊城晚报记者独家采访揭阳先贤揭猛研究会副会长揭立业,揭开中华揭姓神秘面纱。
起源:揭姓始祖是古揭阳首任县令
“揭姓作为潮汕地区最古老的本土姓氏之一,几乎是与潮汕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古揭阳同时发展起来的,研究揭姓的发展历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研究潮汕史。”临近正午,揭立业依旧激情洋溢地向记者讲述自己几十年间对揭姓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俨然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古揭阳是潮汕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郡县,先祖揭猛作为古揭阳首任县令,无疑在整个潮汕地区的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协助汉朝中央政府收复南越之功,更是为巩固中国的大一统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谈到这一点时,揭立业神色庄重。
据揭立业介绍,揭猛,原名史定,汉武帝时为护驾将军,先后两次随王恢、严助出使南越国,后留南越,担任古揭阳令长达20余年。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发起了平定收复南越的战争,史定响应中原政权的号召,挈地归汉,使粤东免遭战祸,并协助汉帝国带领大军收平东越,统一岭南。其因协助收复南越之功,被封安道侯,留任揭阳令,赐姓揭,赐名猛,这就是揭姓最早的历史起源。
揭猛(史定)画像
除去先祖揭猛外,揭姓历史上屡有人才,例如“元诗四大家”之一,编修辽、金、宋三史的揭傒斯;明朝嘉靖年间参与东南抗倭的军事家揭鸿;撰写《揭子兵法》《兵法纪略》《璇玑遗述》的军事理论家、天文学家揭暄等。
习俗:揭姓后人“端四”“端午”连着过节
尽管揭姓后人在古揭阳长久定居,但在久居近1000年之后,却离开了祖上“隆兴之地”。揭氏后裔为何离开古揭阳?据揭立业考究,“近年来揭阳民间流传着‘火烧地与车公桥’两则传说故事,为揭氏家族从潮汕地区销声匿迹这一现象蒙上一层神秘色彩。但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宋元之际,潮州地区(包括今揭阳)因为护宋抗元惨遭战祸,唐以前的地方文献全部毁于兵燹,几乎无一幸存,揭氏家族离开故土揭阳的原因亦不可考究。”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如今的揭氏家族早已枝繁叶茂,其家族后裔已达三十万之众,遍布粤、赣、闽、浙,湘、鄂、冀、港、澳、台等地以及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其中又以广东廉江,福建连城,江西南昌、丰城、广昌等地居多,仅廉江便有四万人左右。
得益于悠久的发展历史,如今的揭姓后人保留着一些独特的家族习俗。例如揭姓后人除了过传统的端午节之外,还会在农历五月初四过“端四”,并把这一日作为揭姓的特有节日,至今已延续两千多年。同时,为祭奠揭氏家族因战争牺牲的英雄,每年中元节揭氏也提前一天即农历七月十四举行纪念仪式。此外,揭氏推行春分祭祖坟,秋分祭祖祠,并有固定的仪式、祭辞,以此来教育子孙,凝聚人心。
伴随着揭氏后人离开揭阳,揭姓在当地几乎销声匿迹,直到20世纪,揭立业来到潮汕地区工作生活。“在汕工作生活长达38年,这段经历使我了解到揭姓发迹于古揭阳的这段历史。”揭立业说道。
据考证,截至2018年,潮汕地区揭姓人口共计71人。
传承:修订中华揭氏族谱,赓续揭氏文化
2003年11月10日,第五届潮学国际研讨会在揭阳市召开。与会的揭立业、揭海元两位揭氏后人带去的《揭氏族谱》,与潮学学者徐光华的论文《从新发现的汉武帝为揭阳令史定赐姓“揭”改“猛”所引出的若干新说》,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强烈反响。自此之后,“揭姓发源于古揭阳,揭猛(史定)是揭姓始祖”的观点在众多史料研究的有力支撑下,慢慢被学术界所公认。
“要让全国揭姓后人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这仿佛成为揭立业冥冥之中的使命所在。多年来,揭立业等揭姓后人提议编撰揭氏族谱,完善揭氏历史传承,得到全国各地揭氏族人的支持和配合,历经8年时间编修的《中华揭氏族谱》,于2020年告竣出版,将全国范围内揭姓后人编入族谱。
揭氏族谱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揭立业、揭海元等揭姓文化学者以此为契机,联合揭氏后裔、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将当时的揭猛文化研究课题组升格为揭阳先贤揭猛研究会,并在江西、福建等省份设立分会,凝聚全球各地揭氏后人,深入研究揭阳先贤揭猛(史定)及其家族渊源与潮汕历史文化。
“我们坚信,我们的研究是有意义的,揭猛本人作为潮汕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古揭阳县的首任县令,这段历史将潮汕历史与整个国史接续起来,对于追溯潮汕地区历史渊源具有重要价值。揭猛作为整个家族的始祖,已经成为维系揭姓家族精诚团结的精神纽带。”谈到此处,揭立业颇为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