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识

首页 > 常识 >

重阳节,吃什么?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30 10:07:35    
清玄烨行书九日对菊诗轴,现藏故宫博物院

重阳节起源很早,“重阳”一词在
屈原的《远游》中就已经出现:
“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馆清都。”
三国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
描写重阳节的饮宴: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
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可见重阳节聚会饮宴具有长久的传统。

宋 朱绍宗菊丛飞蝶图页,现藏故宫博物院
重阳晚艳,雅俗共赏

菊花很早就与重阳节关系密切,
自陶渊明之后,菊花就被赋予了
文人对于品格的赞颂意味。
陶渊明在诗中写道: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这是说人们盼望长寿而喜爱重九这一名称。

徐悲鸿 东篱采菊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

汉魏之后,
这个节日还寄托了游子思乡之情,
隋代江总《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诗》: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菊花的诗歌意蕴随着历史演变逐渐变得丰富。
明成化款斗彩菊花纹杯,现藏故宫博物院

大概从汉魏这个时期开始,
重阳节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节日,
到了唐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普及开来。
唐代著名的诗人
都留下了关于重阳佳节的诗作,
李白《九日》: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
杜甫《九日》组诗也有一句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清 仿哥釉盆玉石菊花盆景,现藏故宫博物院

孟浩然的重阳诗则表现出一派怡然豁达: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其他诗作诸如“共承休沐暇,同醉菊花杯”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都描述了
当时登高、赏菊、饮酒等惬意的节日气氛。

清 秦炳文桐阴赏菊图扇页,现藏故宫博物院
到了宋代,重阳节的气氛更加热烈,
《武林旧事》记载,重阳节宫中
要赏菊灯、饮新酒、
赏新橙、簪菊花、吃菊糕,
热闹不亚于上元与中秋。
菊糕不但有糖、肉、秫面,
还点缀着水果,插着小旗帜。

清嘉庆 端石灵芝池长方砚,现藏故宫博物院
宋代之后,重阳吃糕的习俗
逐渐没落,而赏菊则更加流行。
《东京梦华录》就提到
宋代培育的多种菊花,各有雅称。
明清时期园艺业的发展,
培植菊花的技术也随之进步。

清人菊谱册,现藏故宫博物院

张岱在《陶庵梦忆》中
回忆了明代晚期江南地区
缙绅家庭重阳节赏菊的盛况,
“不敢以菊言,真菊海也。”
赏菊之日,家中的家具、器皿、帐幔、
衣饰、饮食等物“无不菊者”,
都以菊花纹样做装饰,
重阳赏菊的风气大为风行。

清 湘妃竹黑漆描金菊蝶纹靠背椅,现藏故宫博物院

清 点翠菊花纹头花,现藏故宫博物院

清光绪 湖色纱绣菊花纹领约,现藏故宫博物院
香橙螃蟹月,新酒菊花天

清代小说中也多次描写重阳过节的场景,
还多次提到了重阳食蟹的风俗。
食蟹的记载在《世说新语》中就有了,
而更广泛的食蟹是从唐代开始的。

清乾隆 粉彩雕塑蟹果盘,现藏故宫博物院

蟹与菊花一样,是正应重阳节时令的,
早期螃蟹很难保鲜,
唐诗中提到的螃蟹大多是腌制过的糟蟹,
正如李白《月下独酌》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指的就是糟蟹。

清 天然木蟹式印泥盒,现藏故宫博物院

宋人发现橙子可以掩盖螃蟹的腥气,
提升口感,
蟹与橙就经常出现在诗句中。
比如“重阳佳辰可虚辱,橙香蟹肥家酿熟”
《山家清供》有一道名菜“蟹酿橙”,
就是这个思路下的名品。

蟹酿橙

它的做法是把橙子截顶去瓤,留少许橙汁,
再填入蟹膏与蟹肉,合上顶盖放入炊具,
用加了酒醋的水蒸熟,再搭配醋盐食用。
明代之后推崇食用鲜蟹,李渔认为
不需要复杂的烹饪方式,
蒸而熟之、蘸醋蒜以佐酒是最好的食用办法。
齐白石 墨蟹轴,现藏故宫博物院

《酌中志》还提到明代宫中过重阳,
除了饮菊花酒和吃花糕之外,
还吃迎霜麻辣兔和糟瓜茄。
这个麻辣兔并不是今天的辣椒做成的兔肉,
辣椒在当时还是作观赏用途的,
清中期的麻辣兔丝
是用黄酒、葱、姜、花椒末和鸡汤做成,
当时明代宫中所做的麻辣兔
应也是用花椒调味。

清 虚谷瓶菊图轴,现藏故宫博物院

古人重视重阳,称其为:“四时佳节是重阳”。
这个日子一般是丰收的季节,
秋风渐起,菊香蟹肥,
古人也趁此机会饮宴游玩,赏菊食鲜。

重阳节的习俗古今的变化并不大,
我们今天过重阳的习惯
大多具有上千年的历史,
依然沿袭了古人大多数过重阳的传统。
在你的家乡,
还有哪些与众不同的过节习俗呢?